三月三日申王园亭宴集
唐 · 张九龄
稽亭追往事,睢苑胜前闻。
飞阁凌芳树,华池落綵云。
藉草人留酌,衔花鸟赴群。
向来同赏处,惟恨碧林曛。
飞阁凌芳树,华池落綵云。
藉草人留酌,衔花鸟赴群。
向来同赏处,惟恨碧林曛。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稽亭:一处名为稽亭的亭台或园林。追往事:回忆过去的事情。
睢苑:古代园林名,以景色优美著称。
胜前闻:超过之前所听闻的,即指实际景象更美。
飞阁:高耸入云的楼阁。
凌:超越,凌驾于。
芳树:散发香气的树木。
华池:华丽、装饰精美的池塘。
落綵云:倒映在水中的彩色云朵,形容池水清澈且映景如画。
藉草:倚靠在草地上。
人留酌:人们停留在此饮酒。
衔花鸟:口中衔着花朵的鸟儿。
赴群:飞向鸟群,此处描绘鸟儿的生动活泼。
向来:一直以来,指过去。
同赏处:共同欣赏的地方。
惟恨:只遗憾。
碧林:绿色的树林。
曛:黄昏时分的阳光,此处指夕阳余晖。
翻译
在稽亭回忆过往事迹,睢苑的美景胜过先前所闻。高耸的楼阁超越芳香的树木,华丽的池塘倒映着彩云。
人们倚靠着草地停留饮酒,口衔花朵的鸟儿飞向群体。
曾经一同欣赏此地,只遗憾绿树林被黄昏的阳光笼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诗人在稽亭回忆往事,同时也听闻过往的美好传说。飞阁高耸,穿越着盛开的花树;华池中倒映着飘落的云霞。人们席地而坐,品味美酒,而鸟儿则衔带着鲜花,加入这欢乐的聚会。
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静态的自然景观,也有动态的人物活动,还有情感的流露。诗人通过对比往昔与现今,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不舍,以及对逝去美好的惆怅。
整体来看,这首诗构筑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园林宴集图景,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