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忠亲王书佛遗教经留遗张忠武题后
清末民国初 · 陈宝琛
溟渤相望脉脉心,不应入地便销沈。
迭骑箕尾归何许?下视修罗斗至今。
九庙能知臣志苦,众生犹仰佛恩深。
殿前一别成终古,开卷双忠俨鉴临。
迭骑箕尾归何许?下视修罗斗至今。
九庙能知臣志苦,众生犹仰佛恩深。
殿前一别成终古,开卷双忠俨鉴临。
鉴赏
这首诗是陈宝琛在清末近现代初所作,名为《肃忠亲王书佛遗教经留遗张忠武题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敬仰,以及对佛法精神的深刻理解。
首联“溟渤相望脉脉心,不应入地便销沈。”以大海与天空相对应,比喻心灵的广阔与深远,暗示即使面对困难与挫折,也不应轻易放弃,要保持内心的坚韧与希望。
颔联“迭骑箕尾归何许?下视修罗斗至今。”通过描述历史人物骑着箕尾(古代帝王出行时的一种仪仗)的场景,引出对历史英雄的追忆,同时将他们与修罗(佛教中的恶神)斗争的场景对比,强调了历史人物的英勇与不屈。
颈联“九庙能知臣志苦,众生犹仰佛恩深。”将历史人物与佛祖进行联系,表达出对历史人物的崇高敬意,同时也体现了佛法对于众生的深远影响,强调了信仰的力量。
尾联“殿前一别成终古,开卷双忠俨鉴临。”点明了与历史人物的分别如同永恒,但他们的精神与事迹却如同书籍中的双忠形象,永远被后人铭记与学习,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永恒怀念与崇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信仰以及人性深刻的思考与感悟,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