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蟹
宋 · 强至
琐琐江湖中,忽在幽人壁。
短螯利双钺,长跪生六戟。
骨眼惊自然,熟视审精墨。
初疑蟺穴刺,犹带浮泥黑。
横行竟何从,躁心固已息。
终朝墙壁间,颇有肥霜色。
我来空持杯,左手莫汝食。
谁夺造化功,生成归笔力。
短螯利双钺,长跪生六戟。
骨眼惊自然,熟视审精墨。
初疑蟺穴刺,犹带浮泥黑。
横行竟何从,躁心固已息。
终朝墙壁间,颇有肥霜色。
我来空持杯,左手莫汝食。
谁夺造化功,生成归笔力。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琐琐:形容世事纷繁。幽人:隐士。
短螯:蟹钳。
双钺:双刃斧。
骨眼:图案的结构或细节。
精墨:精细如墨迹。
蟺穴:蚁穴。
浮泥黑:泥土的黑色。
躁心:急躁的心情。
肥霜色:浓厚的霜色,比喻岁月痕迹。
持杯:空手而来。
莫汝食:无法给你食物。
造化功:天地造化之力。
笔力:书画技艺的力量。
翻译
在纷繁的世间,忽然发现一处隐士的墙壁。墙上斑驳,仿佛短小的蟹钳如同双刃斧,长出六支戟状突起。
这些图案让人心生敬畏,仔细观察,精细如墨迹。
起初怀疑是蚁穴的痕迹,还带着泥土的黑色。
这横行的图案究竟出自何处,内心的焦躁已经平息。
整日在这墙壁之间,似乎留下了岁月的痕迹,犹如霜色浓厚。
我来此地,空手无物,只能用左手抚摩,无法给予你食物。
是谁凭借巧思,以笔墨之力,夺天地造化之工,创造了这一切?
鉴赏
这首诗名为《墨蟹》,是宋代诗人强至所作。诗中以墨蟹为题材,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墨蟹独特的形态和质感。"琐琐江湖中,忽在幽人壁",开篇便将墨蟹置于江湖与墙壁的对比中,暗示其不凡来历。接着,诗人运用比喻,形容墨蟹的钳子如短钺,身体如长戟,生动刻画出它的坚韧与威武。
"骨眼惊自然,熟视审精墨",诗人惊叹于墨蟹的骨骼结构仿佛蕴含自然之妙,仔细观察其墨色,犹如精心研磨的墨汁。"初疑蟺穴刺,犹带浮泥黑",进一步描绘了墨蟹的颜色和质感,像是来自深水中的神秘生物。
"横行竟何从,躁心固已息",墨蟹的横行姿态引发诗人思考,它的行动虽看似躁动,实则内心平静。最后两句"终朝墙壁间,颇有肥霜色",形象地写出墨蟹在墙壁上的生活状态,以及其墨色如霜的美丽。
诗人以个人的视角,不仅赞美了墨蟹的形态之美,更寓言般地探讨了生命的力量和艺术的创造,表达了对墨蟹及其背后创作力量的敬佩。整首诗语言简洁,意象生动,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