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奉送陆中丞长源诏徵入朝赏析

奉送陆中丞长源诏徵入朝

唐 · 皎然
诏下酂侯幕,徵贤宠上勋。
才当持汉典,道可致尧君。
藩牧今荣饯,诗流此盛文。
水从吴渚别,树向楚门分。
宿寺期嘉月,看山识故云。
归心复何奈,怊怅在江濆。

注释

诏下:皇帝的命令下达。
酂侯:指受封酂侯之人,这里泛指高官。
幕:府邸,住所。
徵贤:征召贤能的人士。
宠上勋:因受到皇帝的宠爱而获得的功勋。
才当:应当凭借。
持汉典:掌握国家的重要职务。
道可:品德上能够。
致尧君:达到像尧帝那样的明君治世。
藩牧:地方长官,州牧或刺史等。
荣饯:荣耀地饯行。
诗流:诗人中的佼佼者。
盛文:华美的文章或诗篇。
水从吴渚别:水流在吴地的小洲处分开,比喻离别。
吴渚:吴地的水中小洲。
树向楚门分:树木在楚地的门户处分岔,同样象征离别。
楚门:楚地的门户,代指南方某地。
宿寺:住宿在寺庙中。
期嘉月:期望在美好的月份重逢。
看山:眺望山景。
识故云:辨认出熟悉的云朵,寓意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归心复何奈:心中渴望归去却无奈何。
怊怅:惆怅,失意的样子。
江濆:江边,此处表达离愁别绪的地点。

翻译

皇上下令到酂侯的府邸,征召贤能以表彰其功勋。
才华足以执掌朝廷大权,品德能够辅佐明君如同尧帝一般。
地方官吏如今荣耀地为他饯行,诗人们也在此聚会创作出华美的篇章。
水流从吴地的沙洲分别,树木在楚地的门户处分开。
在寺院中期待美好的月份相聚,望山时能认出熟悉的云彩。
归心似箭却无可奈何,惆怅之情溢于江边。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的作品,名为《奉送陆中丞长源诏徵入朝》。从诗中可以看出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离别的情感以及对友情深厚的赞美。

诗中的“诏下酂侯幕,徵贤宠上勋”一句,指的是朝廷颁布诏书,征召贤能之士进入朝堂,被赐予高位和荣誉。这表明被送别的人物是一位受到朝廷重用的人才。

“才当持汉典,道可致尧君”则是说这位人才应恰如古代圣人尧、舜那般,以德治天下,使国家太平。这两句突出了朋友的才能和美好品德,是诗人对其深深敬佩之处。

“藩牧今荣饯,诗流此盛文”一句,指的是边疆的守卫者(藩)和地方官吏(牧)都因这位贤能的人才而得到荣耀,诗歌也因此更加壮丽。这是对朋友带来的正面影响和个人才能的赞扬。

“水从吴渚别,树向楚门分”则是在描绘送别时的情景。水流和树木都似乎在为离别的人物划分界限,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朋友离去的不舍。

“宿寺期嘉月,看山识故云”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能与朋友在某个美好的时刻相遇,并且通过观赏山川来回忆过往。这里的“宿寺”可能是指两人曾经共同居住的地方,而“看山识故云”则是在说即便是自然景物,也能引起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记忆。

最后,“归心复何奈,怊怅在江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朋友离去后,自己的心情又该如何安慰呢?“怊怅”是对不舍和哀愁之情的描绘,而“江濆”则是送别时的地理环境,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情感波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别的不舍,以及对友情深厚的赞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