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中閒咏六首(其三)
宋末元初 · 方回
能静何忧暑,惟悭足禦贫。
每圆攲枕梦,不记剖符身。
僧熟频求字,僮顽自浣巾。
林间坐磐石,山畔驻行人。
每圆攲枕梦,不记剖符身。
僧熟频求字,僮顽自浣巾。
林间坐磐石,山畔驻行人。
注释
能静:宁静。何忧:无惧。
暑:炎热。
惟:只。
悭:节俭。
足禦:足够抵挡。
贫:贫困。
每圆:常常。
攲枕:倾斜的枕头。
梦:梦。
剖符:官场劳顿。
身:生涯。
僧熟:僧人熟悉。
频求字:常来求字。
僮顽:孩童顽皮。
浣巾:清洗衣物。
林间:林中。
坐磐石:坐在磐石上。
山畔:路边。
驻行人:行人驻足。
翻译
在宁静中无惧炎热,只因节俭足以抵挡贫困。常常在倾斜的枕头边做着梦,忘记了官场的劳顿生涯。
僧人常来求字,孩童顽皮自己清洗衣物。
我坐在林间的磐石上,路边的行人也会驻足停留。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夏日生活的诗,充满了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热爱。开篇“能静何忧暑,惟悭足禦贫”表达了即使在炎热的夏季,只要心态平和,也无需担忧,同时对物质的需求保持朴素,不会因为贫穷而感到苦恼。
接着,“每圆攲枕梦,不记剖符身”描绘出诗人在夜晚安然入睡,连梦境都是圆满而美好的,没有丝毫忧虑和痛苦的痕迹。这里的“圆”字用得非常好,既形容了梦的完美,也暗示了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僧熟频求字,僮顽自浣巾”则写出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小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景。僧伽(一种鸟类)在熟睡中仍然会发出鸣叫声,而小孩则自己拿着湿布玩耍。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夏日的宁静与活力。
最后,“林间坐磐石,山畔驻行人”描绘出诗人独自坐在林中的一块大石头上,或是停留在山边观望行人。这里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享受孤独的意境,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于夏日生活的喜悦,以及他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