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与诸友游南湖分韵得红字赏析

与诸友游南湖分韵得红字

宋 · 谢逸
不通泮宫籍,端居常屡空。
贫知俗益薄,老觉书有功。
寂无裹饭客,门前翳蒿蓬。
平生眼底人,粗知吾困穷。
招呼城南游,饭我枵肠空。
亭午得一饱,哦诗和秋虫。
扪腹步南湖,缓带披凉风。
渐见波心莲,颇忆新妆红。
徐酌穆生醴,宛如和露浓。
三咽不知味,百盏无醉容。
但可胜茶汤,留饷东坡翁。
儒生本酸寒,独处罹百凶。
不谒魏元君,粗免恶少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谢逸在南湖与友人相聚的情景,展现了其生活的清贫与内心的丰富。首句“不通泮宫籍,端居常屡空”透露出诗人虽未入仕途,却能静心读书,面对生活的贫困,内心仍保持坚韧。接着,“贫知俗益薄,老觉书有功”,表达了对世俗的淡然和对书籍价值的深刻认识。

“寂无裹饭客,门前翳蒿蓬”描绘了诗人门庭冷落,生活简朴的场景。然而,即使在这样的境况下,诗人依然能够感受到友情的温暖。“平生眼底人,粗知吾困穷。招呼城南游,饭我枵肠空。”通过与城南友人的相聚,诗人得到了精神上的慰藉和物质上的满足。

“亭午得一饱,哦诗和秋虫。”中午时分,诗人获得一顿饱餐,他吟诗作对,仿佛与秋虫的鸣叫相和,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雅致。漫步于南湖畔,“扪腹步南湖,缓带披凉风”,诗人享受着自然的清凉,心灵得到了释放。

“渐见波心莲,颇忆新妆红。”诗人看到湖中莲花盛开,不禁回忆起初绽时的鲜艳,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品饮穆生醴,“徐酌穆生醴,宛如和露浓”,诗人细细品味,仿佛与露水的甘甜融为一体。

“三咽不知味,百盏无醉容。”尽管饮酒,诗人却并未沉醉,反而更加清醒,这种状态或许象征着他内心的纯净与坚定。最后,“但可胜茶汤,留饷东坡翁。”诗人以茶代酒,向苏轼表达敬意,体现了他对古代文人的崇敬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乐观态度和对友情、自然、文化的深厚情感,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艺术魅力的作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