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梅君遇退閒
宋末元初 · 牟巘
鞅掌徒劳耳,人皆羡子閒。
惟甘寄市隐,勿苦忆家山。
街鼓晨眠稳,丹田夜气还。
萧然无一事,意已出区寰。
惟甘寄市隐,勿苦忆家山。
街鼓晨眠稳,丹田夜气还。
萧然无一事,意已出区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首句“鞅掌徒劳耳”,表达了诗人对于忙碌生活的厌倦,认为那些忙碌是徒劳无功的。接着,“人皆羡子閒”则反映出诗人对闲适生活的羡慕之情,暗示了社会上普遍对忙碌的追求与对闲适的渴望之间的矛盾。
“惟甘寄市隐,勿苦忆家山。”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选择在城市中过着隐居般的生活,享受着远离尘嚣的宁静,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但这种思念并未成为困扰,而是甘之如饴。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现实生活的接受。
“街鼓晨眠稳,丹田夜气还。”描述了诗人清晨在街鼓声中安然入眠,夜晚则能感受到体内丹田的自然之气回归,强调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最后,“萧然无一事,意已出区寰。”总结了诗人生活的状态——看似无所事事,实则内心超脱世俗,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越。这种境界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深刻理解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实践,以及在繁忙都市中寻求心灵宁静的过程,体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思考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