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顾山寺次韵
明 · 史镒
醉策青藜杖,因过水寺西。
石苔春雨滑,潭树暮云低。
磬断声初定,花深客欲迷。
闲行忘近远,随处听莺啼。
石苔春雨滑,潭树暮云低。
磬断声初定,花深客欲迷。
闲行忘近远,随处听莺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手持青藜杖,漫步至水寺西的情景。春雨中的石苔让道路显得湿滑,而傍晚的潭树则被低垂的云雾所笼罩。寺庙中的钟磬声在寂静中回荡,似乎刚刚停止,花丛深处,访客仿佛迷失了方向。诗人悠然自得地行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沿途倾听黄莺的啼鸣。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通过“石苔”、“潭树”、“暮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而“磬断声初定”、“花深客欲迷”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访客的沉浸感。最后,“闲行忘近远,随处听莺啼”表达了诗人随性自在、心灵自由的状态,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