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晨起见牧牛者赏析

晨起见牧牛者

宋 · 赵蕃
前者蓑而眠,后者笠而坐。
陂长不待鞭,草软无用莝。
蚤耕暂廑力,午放长逸卧。
薄暮翁洗犁,儿歌互相和。

拼音版原文

qiánzhěsuōérmiánhòuzhěérzuò

bēichángdàibiāncǎoruǎnyòngcuò

zǎogēngzànjǐnfàngcháng

báowēngérxiāng

注释

前者:指前面的农夫。
蓑:蓑衣,防雨的草编衣物。
眠:睡觉。
后者:指后面的农夫。
笠:斗笠,遮阳挡雨的帽子。
坐:坐着。
陂:山坡。
鞭:鞭子,用于驱赶牛。
莝:喂牲口的干草。
蚤耕:早起耕作。
廑力:尽力,使出力气。
午放:中午休息。
逸卧:长时间躺下休息。
翁:老人。
犁:犁田的农具。
和:应和,合唱。

翻译

前面的人披着蓑衣睡觉,后面的人戴着斗笠坐着。
山坡宽阔无需鞭赶,草丛柔软无需稻草催赶牛。
早晨耕作暂时用力,中午休息长时间躺着。
傍晚老人洗净犁具,孩子们的歌声相互应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生活画面。诗人赵蕃通过观察清晨的场景,展现了农夫们勤劳与闲适的交替。"前者蓑而眠,后者笠而坐",形象地写出了牧牛人在劳作间隙,有的披着蓑衣小憩,有的戴着斗笠静坐,显示出生活的艰辛与惬意并存。

"陂长不待鞭,草软无用莝",描述了牛群在广阔山坡上自在吃草,无需主人过多驱赶,表现出自然和谐的共生状态。"蚤耕暂廑力,午放长逸卧",则进一步刻画了农人顺应自然节奏,早起耕作稍事休息,午后让牛群自由活动的情景。

最后两句"薄暮翁洗犁,儿歌互相和",以傍晚时分老翁清洗农具,孩子们欢快地唱和为背景,营造出温馨宁静的乡间氛围。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体现了宋代理学家赵蕃对农村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关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