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僧德芬(其二)
宋 · 王十朋
妙龄萧洒脱尘笼,高揖禅林话苦空。
万水千山新道眼,一瓶二钵旧家风。
圆镜肇论能知趣,笔法诗章稍自工。
圆泽精魂定何所,想随流水到天童。
万水千山新道眼,一瓶二钵旧家风。
圆镜肇论能知趣,笔法诗章稍自工。
圆泽精魂定何所,想随流水到天童。
鉴赏
这首诗《悼僧德芬(其二)》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逝去僧侣的深切缅怀与追思。
首联“妙龄萧洒脱尘笼,高揖禅林话苦空”,开篇即描绘出僧人年轻时的洒脱与超凡脱俗,他以高洁的姿态融入禅林,与僧侣们探讨生命的真谛——苦与空,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颔联“万水千山新道眼,一瓶二钵旧家风”,进一步展现了僧人的修行之路。无论行走于万水千山之间,还是手持一瓶一钵,都体现了他坚定的信仰与传统的修行方式,新奇的视角与古老的家风相映成趣。
颈联“圆镜肇论能知趣,笔法诗章稍自工”,赞颂僧人不仅在佛法上有独到的见解,还能以圆融的智慧理解生活的趣味。同时,他的文学才华也逐渐显现,笔下的诗章透露出一丝工巧与深意。
尾联“圆泽精魂定何所,想随流水到天童”,将思绪引向了圆泽(传说中的高僧)的灵魂归宿,似乎预示着僧人最终也将追随水流,前往天童寺,与先贤共聚一处,完成生命旅程的圆满。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修行、思想及文学成就的描绘,既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也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邃与魅力,以及诗人对其精神世界的敬仰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