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共论治道秀才赴京
欲令万姓俱安业,先敕群司各荐贤。
治道魁宏须极盛,圣心精一是真传。
太平何幸亲临遇,送尔朝京快着鞭。
注释
皇帝:指皇帝。龙飞:比喻皇帝即位。
十五年:指时间长度。
紫泥诏:古代用紫色泥封的诏书,表示正式文书。
九重天:形容皇宫深邃或皇帝权威高。
万姓:万民,百姓。
俱安业:都过上安定的生活。
群司:各部门,官府。
各荐贤:各自推荐有才能的人。
治道:治理国家的道路。
魁宏:宏大,卓越。
圣心:皇帝的心志。
精一:专一,一心一意。
真传:真正的传承。
太平:社会安定繁荣。
亲临遇:亲自降临,接见。
朝京:进京。
快着鞭:赶快出发。
翻译
皇帝在位已满十五年,紫禁城中皇命下达天边。他希望普天下百姓都能安居乐业,于是命令各部门推举贤能之人。
治理国家的大道需要达到顶峰,皇帝一心一意追求卓越是真正的传承。
多么幸运的太平盛世,皇帝亲自降临,送你进京任职,赶快启程吧!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谢肃的《送共论治道秀才赴京》表达了对皇帝励精图治、重视民生和选拔贤才的赞赏。首句“皇帝龙飞十五年”描绘了君主在位时间较长且颇有威望,接下来的“紫泥诏下九重天”象征皇命下达至中央最高权力机构,显示出决策的权威性。皇帝的意图是“欲令万姓俱安业”,体现出以百姓福祉为先的治国理念。
“先敕群司各荐贤”表明皇帝鼓励各级官员推荐人才,体现了开明的用人政策。“治道魁宏须极盛,圣心精一是真传”强调治国之道宏大而精深,皇帝以身作则,坚持原则。最后两句“太平何幸亲临遇,送尔朝京快着鞭”表达了对秀才的期许,希望他在太平盛世中抓住机遇,积极进取,不负圣上厚望。
整首诗通过送别场景,寓含了对国家治理的深度思考和对人才的激励,展现了明朝时期士人对于朝廷清明政治的向往和责任担当。
词语解释
安业的意思:安于本业。 汉 桓宽 《盐铁论·备胡》:“是以行者劝务,而止者安业。”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徵役百端,农夫织妇,不得安业。”《清史稿·阿哈出传》:“敕分领所属,守法安业,毋事争鬭。”...
朝京的意思:犹入京,赴京。 宋 刘辰翁 《忆秦娥》词:“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絶。” 元 费唐臣 《贬黄州》楔子:“闻知大人朝京,老夫同太守大人特具一酌奉饯。”...
道魁的意思:道教的首领。 唐 司空图 《绝麟集述》:“固非賫恨而有作也,尚虑道魁释酋见之慊然於我者。”...
何幸的意思:用反问的语气表示很幸运。 郭沫若 《参观刘胡兰纪念馆》诗:“何幸驱车来 文水 ?虔诚扫墓更升堂。”...
皇帝的意思:[释义](名)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我国皇帝的称号始于秦始皇。 [构成]并列式:皇+帝 [例句]皇帝是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作主语)皇帝的新装。(作定语)...
极盛的意思:非常盛大。 汉 蔡邕 《五灵颂》:“敛威扬德,愷悌之风。圣德极盛,騶虞乃彰。” 唐 牛肃 《纪闻·杨生》:“时方冬燎原,风势极盛。” 清 圣祖 《御制<全唐诗>序》:“至 宋 初,撰辑《英华》,收録 唐 篇什极盛。”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金花夫人》:“四月十七日神诞,画舫笙歌,祷赛极盛云。”...
精一的意思:◎ 精一 jīngyī[single minded;concentrated] 精粹而齐心士卒精一...
九重的意思:(1).九层;九道。《楚辞·天问》:“圜则九重,孰营度之?”《韩诗外传》卷八:“ 齐景公 使人於 楚 , 楚王 与之上九重之臺。” 三国 魏 曹植 《当墙欲高行》:“愿欲披心自説陈,君门以九重,道远 河 无津。”(2).泛指多层。 元 无名氏 《气英布》第四折:“九重围里往来,直似攛梭;万队营中上下,浑如走马。”(3).指天门;天。《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一·汉郊祀歌一》:“九重开,灵之斿,垂惠恩,鸿祜休。” 唐 李白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我皇手把天地户, 丹丘 谈天与天语。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
龙飞的意思:◎ 龙飞 lóngfēi[promote] 旧时比喻升官提职吾兄既凤翔,王子亦龙飞。——傅咸《赠何劭王济》...
泥诏的意思:泥封之诏书。 唐 皮日休 《卢徵君》诗:“篮轝一云返,泥詔褒不已。” 宋 张先 《破阵乐·钱塘》词:“尽朋游,同民乐,芳菲有主。自此归从泥詔,去指沙堤, 南屏 水石, 西湖 风月。”...
亲临的意思:◎ 亲临 qīnlín[come in person] 亲赴;亲身到达亲临指导...
圣心的意思:(1).圣人的心怀。亦专用于 孔子 。《荀子·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后汉书·韦彪传》:“其二千石视事虽久,而为吏民所便安者,宜增秩重赏,勿妄迁徙,惟留圣心。” 清 龚炜 《巢林笔谈》卷三:“夫子詔四子言志,原在酬知。春风 沂水 ,却是所问非所对,而一片化机流溢,不觉深契圣心,喟然叹与。”(2).帝王的心意。《三国志·魏志·杨阜传》:“然今之小人,好説 秦 汉 之奢靡,以盪圣心。” 南朝 宋 谢灵运 《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良辰感圣心,云旗兴暮节。” 唐 杜甫 《...
太平的意思:[释义](形)指社会平安,安宁。 [构成]偏正式:太(平 [例句]天下太平。(作谓语)...
万姓的意思:万民。《书·立政》:“式 商 受命,奄甸万姓。”《汉书·元帝纪》:“相守二千石诚能正躬劳力,宣明教化,以亲万姓,则六合之内和亲,庶几虖无忧矣。”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朱雀门外街巷》:“﹝ 迎祥池 ﹞唯每岁清明日,放万姓烧香游观一日。” 郭沫若 《长春集·歌颂中朝友谊》:“万姓欢呼连草木,满腔热血涌波涛。”...
下九的意思:◎ 下九 xiàjiǔ[the nineteenth of every month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lunar calendar] 农历每月十九日(上九为二十九,中九为初九) 初七及下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心精的意思:(1).心情。 汉 王符 《潜夫论·梦列》:“心精好恶,於事验,谓之性。”(2).心神专一。 唐 韦应物 《学仙吟》之二:“读多七过可乞言,为子心精得神仙。”(3).心思;神思。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 陆釴 曰:‘凡人作诗,一题到手,必有一种供给应付之语……若作家,必如谢絶泛交,尽行麾去,然后心精独运,自出新裁。’”...
一是的意思:(1).一概。《宋史·选举志六》:“ 度宗 咸淳 六年,命参酌旧制,凡文武官一是以公勤廉恪为主。”(2).谓一切。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昨得手札,属治心学,敬悉一是。”(3).犹言统一的标准。《宋史·食货志上一》:“时有古今,世有升降,天地生财,其数有限,国家用财,其端无穷,归於一是,则‘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之外,无他技也。”《明史·刑法志一》:“律所不载者,则听之於敕,故时轻时重,无一是之归。”(4).全凭。《儒林外史》第十回:“央媒拜允,一是二位老爷拣择。”...
真传的意思:犹嫡传。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一·方伯公遗事》:“先祖 方伯公 年九十餘……常揭一联於厅事云:‘绍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 鲁迅 《华盖集·导师》:“说佛法的和尚,卖仙药的道士,将来都与白骨是‘一丘之貉’,人们现在却向他听生西的大法,求上升的真传,岂不可笑!”...
治道的意思:(1).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措施等。《礼记·乐记》:“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夫驳议偏辨,各执异见;对策揄扬,大明治道。” 宋 王安石 《答曾公立书》:“治道之兴,邪人不利。” 王闿运 《<尚书大传>序》:“然就其断章,寻与宏旨,足以佐治道,存先典,明古训,雄文章。”(2).修筑道路。《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治道二岁,道不成,士卒多物故,费以巨万计。”《新唐书·韩琬传》:“ 永淳 时, 雍丘 令 尹元贞 坐妇女治道免官,今妇夫...
重天的意思:犹高天。 唐 王勃 《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雕鐫备勒,飞禽走兽之奇;藻绘争开,复地重天之变。” 前蜀 贯休 《蜀王入大慈寺听讲》诗:“百千民拥听经座,始见重天社稷才。”...
着鞭的意思:(1).鞭打;用鞭子赶。《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权 乘骏马越 津桥 得去”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权 乘骏马上 津桥 …… 谷利 在马后,使 权 持鞍缓控, 利 於后著鞭,以助马势,遂得超度。” 清 曹寅 《九月七日蒙阴晓发》诗:“天色微沾雨,林香缓著鞭。”(2).《晋书·刘琨传》:“与 范阳 祖逖 为友,闻 逖 被用,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虏,常恐 祖生 先吾著鞭。’”犹言着手进行,开始做。后常用以勉人努力进取。 唐 韩翃 《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时辈已争先...
紫泥的意思:古人以泥封书信,泥上盖印。皇帝诏书则用紫泥。《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奉 高皇帝 璽綬” 李贤 注引 汉 蔡邕 《独断》:“皇帝六璽,皆玉螭虎纽……皆以 武都 紫泥封之。” 唐 杨炯 《崇文馆宴集诗序》:“封紫泥於璽禁,传墨令於银书。”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二:“古印文作白字,盖用以印泥,紫泥封詔是也。”后即以指诏书。 南朝 梁 沉约 《为始兴王让仪同表》:“徒尘翠渥,方降紫泥,以兹上令,用隔下情。” 唐 白居易 《代书一百韵寄微之》:“恩随紫泥降,名向白麻披。” 清 吴伟业 《九峰草...
九重天的意思:(1).古人认为天有九层,因泛言天为“九重天”。《淮南子·天文训》:“天有九重。”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六引 宋善威 诗:“月落三株树,日映九重天。”《封神演义》第二回:“愁云直上九重天,一派败兵随地拥。” 李瑛 《我们的飞机》诗:“等信号,一步跨上九重天,回头看,全国人民望着你!”(2).指帝王或朝廷。 唐 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 潮阳 路八千。” 宋 晏殊 《浣溪沙》词:“可惜异香珠箔外,不辞清唱玉尊前。使星归覲九重天。” 元 吴昌龄 《张天师》第一折:“稳...
紫泥诏的意思:即紫泥书。 唐 李白 《王壶吟》:“凤凰初下紫泥詔,謁帝称觴登御筵。”亦省称“ 紫詔 ”。 南唐 李中 《送阎侍御归阙》诗:“羡君乘紫詔,归路指通津。” 清 孙雨林 《皖江血·刺恩》:“亲厚禄,恩承紫詔;镇 长江 ,位冠羣僚。”参见“ 紫泥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