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和游福严赏析

和游福严

宋 · 释德洪
云开见楼阁,峰顶知有寺。
众峰让高寒,盖是出其类。
娲山下僧谭,笑走魔外戏。
忽于一毫端,集此大千界。
曹溪正脉深,不断盖如带。
流而至衡霍,百川蓄汇浍。
乃知般若台,自昔分灯地。
清游亦不恶,俯仰忆前事。
宝构出灰烬,人逝时亦异。
永怀韩潮州,夜与千峰对。
仙去三百年,音容浮如在。
妙语落人间,断碑卧榛桧。
公亦潮州□,□势翩已似。
低摧夙昔心,惨憺经游意。
林高句天成,□□鄙组绘。
刻之苍崖阴,与山增胜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云开见楼阁的壮丽景象,峰顶之上寺庙隐现,群峰围绕,仿佛在高寒之地脱颖而出。诗人以娲山下的僧人谭笑为引子,生动描绘了小处见大千世界的奇妙景象。曹溪正脉的深远影响,如同一条不断延伸的带子,汇聚百川,最终流入衡霍之间。般若台自古以来便是分灯之地,清雅的游览中,诗人回忆起前人的事迹。

诗中提到的“韩潮州”应是指唐代文学家韩愈,他曾在潮州任职,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仙人离去三百年,但其音容仍如在眼前,妙语流传人间,断碑卧于榛桧之中,更添了几分神秘与庄重。诗人在其中也自比为韩愈,表达了自己对过往的追思与感慨。林间的诗句如同天成,超越了世俗的描绘,被刻于苍崖阴侧,与山色相得益彰,增添了景色的壮观与深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的和谐统一,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怀念,以及对自然与人文景观之间深刻联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