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即席二首(其一)赏析

即席二首(其一)

宋 · 周紫芝
凋尽朱颜年少春,不堪柳下对离樽。
刘郎已是无肠断,更唱阳关恼客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的《即席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年华逝去、青春不再的哀愁,以及离别时的痛苦与不舍。

“凋尽朱颜年少春”,开篇便以“朱颜”比喻青春,点明了主人公正值青春年少的美好时光。然而,“凋尽”二字却透露出一种岁月无情、青春易逝的无奈感。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但在这里却是青春消逝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不堪柳下对离樽”,紧承上句,进一步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在柳树下,诗人面对即将分别的朋友,心中充满了难以言表的苦楚。柳树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离别之意,而“离樽”则指离别的酒宴,此处通过“对离樽”的描述,形象地展现了离别时的伤感氛围。

“刘郎已是无肠断”,借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典故,表达了一种极度悲伤的情感。刘禹锡曾有“无肠可断”之说,形容情感之深重已无法用言语表达。这里诗人将自己比作刘郎,暗示自己已经到了情感无法承受的地步,形象地表现了离别带来的巨大痛苦。

“更唱阳关恼客魂”,最后两句点明了离别的地点和情境。在《阳关三叠》这首送别曲的旋律中,诗人的心灵被深深触动,仿佛连灵魂都被这离别的哀愁所困扰。《阳关三叠》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送别歌曲,以其哀婉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成为了离别时最能触动人心的音乐之一。在这里,它不仅作为背景音乐出现,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直接体现,将离别的悲凉推向了高潮。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青春逝去、离别之痛的主题,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充分展示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离别痛苦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