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图为杨考功虚卿题
明 · 谢榛
异代知心不识面,年书甲子甘贫贱。
孤云横天高莫攀,白石在水清自见。
徵君殁后柴桑空,千古犹存五柳传。
彤庭九锡加寄奴,典午山河王气变。
南国从教麟凤归,中原不息龙蛇战。
彭泽县前江水流,当年心事同悠悠。
解印那堪白日晚,还家不负黄花秋。
吏人送酒方适意,惠远更教莲社醉。
中怀久矣齐死生,一卧茫然失天地。
醒来兴感岁欲残,金陵怅望空龙蟠。
独赋荆卿聊寄意,风吹落木江声寒。
孤云横天高莫攀,白石在水清自见。
徵君殁后柴桑空,千古犹存五柳传。
彤庭九锡加寄奴,典午山河王气变。
南国从教麟凤归,中原不息龙蛇战。
彭泽县前江水流,当年心事同悠悠。
解印那堪白日晚,还家不负黄花秋。
吏人送酒方适意,惠远更教莲社醉。
中怀久矣齐死生,一卧茫然失天地。
醒来兴感岁欲残,金陵怅望空龙蟠。
独赋荆卿聊寄意,风吹落木江声寒。
鉴赏
此诗以陶渊明为题,描绘其超然物外、淡泊名利之风骨。首句“异代知心不识面”,道出诗人虽与陶渊明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却能心领神会其精神世界。接着“年书甲子甘贫贱”、“孤云横天高莫攀”等句,展现陶渊明不慕荣华、坚守自我之品格。诗中以“白石在水清自见”喻其人格如水般清澈透明,不受世俗污染。
“徵君殁后柴桑空,千古犹存五柳传”两句,感叹陶渊明去世后,其故居柴桑已成空,但他的精神通过“五柳传”(指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流传千古。接下来“彤庭九锡加寄奴,典午山河王气变”则以历史事件映衬陶渊明隐逸生活的独特价值,尽管外界风云变幻,而他内心的世界却始终宁静如初。
“南国从教麟凤归,中原不息龙蛇战”两句,将陶渊明的生活态度与国家命运相对照,表达对其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敬仰。最后,“彭泽县前江水流,当年心事同悠悠”、“解印那堪白日晚,还家不负黄花秋”等句,描绘了陶渊明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
“吏人送酒方适意,惠远更教莲社醉”表现了陶渊明与友人的和谐相处和对生活的热爱。“中怀久矣齐死生,一卧茫然失天地”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认为其对生死的超然态度令人敬佩。“醒来兴感岁欲残,金陵怅望空龙蟠”则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陶渊明精神家园的向往。“独赋荆卿聊寄意,风吹落木江声寒”以荆轲的故事暗喻陶渊明的隐逸生活,同时借景抒情,表达了对陶渊明精神境界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陶渊明生平事迹的描绘和对其精神世界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高尚情操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身理想追求的思考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