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蓝公漪(其二)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日夕催春去,流莺奈尔何。
离愁江水满,乡梦岭云多。
天未生薇蕨,人空老薜萝。
与君归及早,白首一婆娑。
离愁江水满,乡梦岭云多。
天未生薇蕨,人空老薜萝。
与君归及早,白首一婆娑。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作的《答蓝公漪(其二)》。诗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日夕催春去,流莺奈尔何”,诗人以日暮时分春光渐逝的景象起笔,借流莺的啼鸣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也暗示着岁月不待人的无奈。接下来的“离愁江水满,乡梦岭云多”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江水满溢象征着离愁的深重,而岭云重重则喻示着乡梦的遥远与难以实现。
“天未生薇蕨,人空老薜萝”两句,诗人通过自然界的变迁,暗指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薇蕨和薜萝在这里既是自然界中的植物,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它们的生长与凋零,映照出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无情。
最后,“与君归及早,白首一婆娑”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共同回归故里的渴望,以及对年华老去的无奈。这里的“及早”不仅是对相聚时机的期盼,也蕴含着对时光易逝、珍惜当下之意。“白首一婆娑”则描绘了一幅年老体衰、孤独终老的画面,充满了对生命尽头的哀叹。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展现了其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