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余为郎七载自被谴命忽尔逾年五日郡斋北望依依乃忆长孺禁闼之对子寿积恋之篇独何为哉聊申短述见古今之情有同焉耳二首(其二)赏析

余为郎七载自被谴命忽尔逾年五日郡斋北望依依乃忆长孺禁闼之对子寿积恋之篇独何为哉聊申短述见古今之情有同焉耳二首(其二)

明 · 皇甫涍
昔忝含香贵,浮年屡已侵。
自期酬白璧,谁道铄黄金。
命缕愁来续,恩波谴去深。
荆南尝积恋,行见鄙人心。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涍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身份的回忆以及被贬谪后的情感波动。首句"昔忝含香贵",以谦辞回忆自己曾身处高位,受人尊敬。然而,"浮年屡已侵"暗示了时光流逝,岁月无情,自己境遇发生了变化。

"自期酬白璧,谁道铄黄金",诗人曾期待以实际行动回报朝廷的信任,但现实却不如意,如同黄金被熔化,寓意仕途失意。接下来的"命缕愁来续,恩波谴去深",进一步表达了愁苦和被贬谪的深深失落,命运如细线般牵动着愁绪,恩宠的波澜也逐渐远离。

最后两句"荆南尝积恋,行见鄙人心",诗人回忆起在荆南任职时的深情厚谊,感叹如今被贬,自己的心情与往日相比已大不相同,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当前处境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个人经历展现了从荣华到落魄的世态炎凉,以及对人生命运无常的深刻体悟。

词语解释

白璧的意思:平圆形而中有孔的白玉。《管子·轻重甲》:“ 禺氏 不朝,请以白璧为币乎?”《史记·滑稽列传》:“于是 齐威王 乃益齎黄金千溢,白璧十双,车马百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鲍丘水》:“ 北平 徐氏 有女, 雍伯 求之,要以白璧一双。” 宋 刘过 《念奴桥·留别辛稼轩》词:“白璧追欢,黄金买笑,付与君为主。”...

鄙人的意思:[释义](代)谦词,旧时用作自称。 [构成]偏正式:鄙(人 [例句]鄙人认为。(作主语)...

恩波的意思:谓帝王的恩泽。 南朝 梁 丘迟 《侍宴乐游苑送张徐州应诏》诗:“参差别念举,肃穆恩波被。” 唐 刘驾 《长门怨》诗:“御泉长绕 凤皇楼 ,只是恩波别处流。”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所谓 天波谿 者,由 景龙门 实籙宫 循城西南以至 京 第。其子 絛 上书其父,谓今日恩波,他年祸水。” 清 洪昇 《长生殿·定情》:“恩波自喜从天降,浴罢粧成趋彩仗。”...

浮年的意思:谓逝去的岁月。 唐 孟郊 《秋怀》诗之三:“浮年不可追,衰步多夕归。”...

含香的意思:(1).带着香气。 南朝 梁 江淹 《待罪江南思北归赋》:“桂含香兮作叶,藕生莲兮吐丝。” 唐 李百药 《笙赋》:“柳佩翠而辞寒,梅含香而受日。”(2).古代妇女衔香于口以增芬芳之气。 唐 张鷟 《游仙窟》:“艳色浮粧粉,含香乱口脂。” 宋 辛弃疾 《瑞鹤仙·赋梅》词:“溪奩照梳掠。想含香弄粉,艳粧难学。”(3).谓含服香药。香,指春药。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助情花》:“ 明皇 正宠妃子,不视朝政……﹝ 安禄山 ﹞因进助情花香百粒,大小如粳米而色红。每当寝处之际,则含香一粒助情发兴,...

黄金的意思:◎ 黄金 huángjīn(1) [gold](2) 铜黄金折。——《战国策·齐策四》太傅赍黄金。(3) 金天作黄金色。——《广东军务记》(4) 金黄色黄金络马头。——《乐府诗集·陌上桑》(5) 见“金”...

积恋的意思:长久的留恋或思慕。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因差遣过此,偶遇主人,一展积恋耳。”...

荆南的意思:(1). 荆州 一带。亦泛指南方。《文选·陆机<辩亡论上>》:“ 吴 武烈皇帝 慷慨下国,电发 荆南 。” 张铣 注:“ 坚 起兵於 荆州 ,故云 荆南 也。”《宋书·王弘传》:“敷政 江 汉 ,化被 荆南 。” 唐 为方镇名,辖今 湖北 、 湖南 、 四川 间部分地区。(2). 五代 时十国之一。公元907年 高季兴 任 后梁荆南 节度使,924年受 后唐 封为 南平王 ,世称 荆南 或 南平 。963年为 北宋 所灭。...

命缕的意思:长命缕的简称。长命缕为五色丝,旧俗于端午节系臂,传说可祈福消灾。见 汉 应劭 《风俗通·佚文十四》。 南朝 梁 王筠 《五日望采拾》诗:“长丝表良节,命缕应嘉辰。” 唐 玄宗 《端午三殿宴群臣》诗序:“柏枕桃门,验方术於经纪;綵花命缕,观问遗於风俗。”...

人心的意思:[释义](1) (名)指众人的感情、愿望等。振奋人心|大快人心。(作宾语) (2) (名)指通情达理的用心。 [构成]偏正式:人(心...

自期的意思:(1).自己期望;自许。 唐 韩愈 《南山有高树行赠李宗闵》:“上承凤皇恩,自期永不衰。” 宋 陆游 《书怀》诗:“老死已无日,功名犹自期。”《金史·文艺传下·李纯甫》:“ 纯甫 为人聪敏,少自负其材,谓功名可俯拾,作《矮柏赋》,以 诸葛孔明 、 王景略 自期。” 明 张居正 《再辞恩命疏》:“卿以古人自期,致君安国,不计爵禄,朕所深信。”(2).自订期限。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三:“自期三年归,今已歷九春。” 宋 苏辙 《四十一岁岁莫日歌》:“脂车秣马试长道,一日百里先自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