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一)
宋 · 苏辙
我性本疏懒,父母强教之。
逡巡就科选,逮此年少时。
幽忧二十年,懒性祗如兹。
偶然践黄闼,俯仰空自疑。
乞身未敢言,常愧外物持。
逡巡就科选,逮此年少时。
幽忧二十年,懒性祗如兹。
偶然践黄闼,俯仰空自疑。
乞身未敢言,常愧外物持。
注释
我:我。性:性格。
本:本来。
疏懒:懒散。
父母:父母。
强教:极力教导。
逡巡:犹豫不决。
就:接受。
科选:科举考试。
逮:到。
此:这。
年少时:青春时期。
幽忧:沉闷忧虑。
二十年:二十年。
祗:只。
如:像。
兹:这样。
偶然:偶尔。
践:踏入。
黄闼:皇宫。
俯仰:抬头低头。
空:徒然。
自疑:自我怀疑。
乞身:请求辞职。
未敢言:不敢说出口。
常:常常。
愧:感到惭愧。
外物:外界事物。
持:牵制。
翻译
我生性本就懒散,父母却尽力教导。勉强参加科举考试,正值青春年华。
沉闷忧虑了二十年,懒散的性格依旧如此。
偶尔踏入皇宫,抬头低头间满是疑惑。
想要辞官都不敢提,常因外界牵绊而感到惭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一首,诗人以自述的方式,表达了自己本性疏懒,但因家庭和社会压力而不得不参与科举考试的经历。他感叹自己在科举路上度过了二十个年头,懒散的本性依旧如故。偶尔踏入官场,他感到迷茫和怀疑,对于退出官场的想法虽有,但又不敢轻易提出,总是感到惭愧,因为外物的牵制让他难以完全随心所欲。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束缚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