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潘孟与见和草堂六首因赋十九韵以勖之赏析

潘孟与见和草堂六首因赋十九韵以勖之

明 · 李之世
从来唱和手,离合两俱难。
刻画看形表,吹镂任笔端。
呼空传响籁,逆势取波澜。
孤管和音奏,繁弦妙指弹。
水穷云绪起,山仄马蹄安。
似以灯传影,还同弹迸丸。
调谐丝比竹,采晕碧和丹。
听只闻邪许,臭微辨茝兰。
谛观神秀俗,休问体肥单。
唾出人争拾,衔馀鸟弃残。
灵须呵瓦石,险必呕肠肝。
海底淘星月,空中舞索竿。
穷搜诸宝现,高蹑万人寒。
以此归词匠,方堪步雅坛。
山川元不朽,金石也难刊。
世自趋狂药,谁为破梦团。
古来高格少,人尽矮场观。
之子才而敏,伊余乐且般。
鸳鸯原活谱,针法在人看。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之世对潘孟与的和诗作品《草堂六首》的回应,通过十九韵的诗体形式,表达了对潘孟与才华的赞赏与勉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艺术创作的复杂过程与追求。

首句“从来唱和手,离合两俱难”,点明了艺术创作中的情感表达与人际交流的双重挑战。接下来的几句,如“刻画看形表,吹镂任笔端”、“孤管和音奏,繁弦妙指弹”,生动地展现了艺术家在创作时的专注与技艺的精湛,以及音乐与视觉艺术的和谐交融。

“水穷云绪起,山仄马蹄安”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暗示了艺术创作中对细节与意境的追求。“似以灯传影,还同弹迸丸”则进一步强调了艺术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随后,“调谐丝比竹,采晕碧和丹”两句,将色彩与音乐的融合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听只闻邪许,臭微辨茝兰”通过听觉与嗅觉的对比,表达了对艺术作品真伪与品质的深刻洞察。“谛观神秀俗,休问体肥单”则强调了艺术欣赏者应具备的审美眼光与判断力。最后,“以此归词匠,方堪步雅坛”鼓励潘孟与继续精进技艺,成为真正的艺术大师。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潘孟与的艺术才华,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体现了对艺术创作深层次的理解与追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