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同卢使君幼平游精舍寺
唐 · 皎然
影刹西方在,虚空翠色分。
人天霁后见,猿鸟定中闻。
真界隐青壁,春山凌白云。
今朝石门会,千古仰斯文。
人天霁后见,猿鸟定中闻。
真界隐青壁,春山凌白云。
今朝石门会,千古仰斯文。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影刹:指夕阳映照下的山影。西方:这里指的是太阳落山的方向。
虚空:天空,此指分隔开的天空与山色。
翠色:鲜艳的绿色,形容山色。
人天:人间与天界,泛指世间万物。
霁后:雨过天晴之后。
见:看见,观赏。
猿鸟:猿猴和鸟儿,代指自然界的生灵。
真界:真实的、超脱的境界,这里指仙境。
隐:隐藏。
青壁:青色的悬崖峭壁。
春山:春天的山,生机勃勃。
今朝:今天。
石门会:在石门举行的聚会或集会。
千古:千秋万代,时间久远。
斯文:此处指文学、文化或文人的雅集。
翻译
在夕阳映照下,山影矗立于西边,天空与苍翠山色层次分明。雨过天晴之后,人间与天际都能见到这美景,静谧中能听见猿猴与鸟儿的叫声。
真正的仙境隐藏在青色的崖壁之后,春天的山峦高耸入白云之间。
今天在石门的聚会,千秋万代都将景仰这样的文化雅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风景画面,同时也融入了对自然之美与人文交集的深刻感悟。开篇“影刹西方在,虚空翠色分”两句,以精妙的笔触勾勒出一幅西边山影揽于眼前,天地间弥漫着翠绿色的意境,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接着,“人天霁后见,猿鸟定中闻”两句,则通过对比人间与天界在雨后的纯净,以及山林间猿鸣鸟叫的和谐,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享受和对宇宙和谐共生的赞美之情。
“真界隐青壁,春山凌白云”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山水意境,其中“真界”指代超然物外的仙境,“隐青壁”则是诗人心目中理想山川的写照;“春山凌白云”则描绘出山势如同春日一般生机勃勃,直冲云霄。
最后,“今朝石门会,千古仰斯文”两句,则将自然美景与人文活动巧妙结合。诗人在这一天参加了在石门举行的聚会,并对此地悠久的文化遗产表示敬仰之情。这里的“斯文”指代的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和学术成就,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更透露出他对自然美、人文价值以及历史文化传承的深切理解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