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临上人院观牡丹寄诸从事
唐 · 杜荀鹤
闲来吟绕牡丹丛,花艳人生事略同。
半雨半风三月内,多愁多病百年中。
开当韶景何妨好,落向僧家即是空。
一境别无唯此有,忍教醒坐对支公。
半雨半风三月内,多愁多病百年中。
开当韶景何妨好,落向僧家即是空。
一境别无唯此有,忍教醒坐对支公。
注释
闲来:闲暇时。吟绕:漫步吟咏。
牡丹丛:牡丹花丛。
花艳:花儿娇艳。
人生事:人生的境况。
略同:相似。
半雨半风:阴雨交错。
三月内:春季三个月。
多愁多病:忧虑重重,疾病缠身。
百年中:一生之中。
开当:正当。
韶景:美好的时光。
何妨:不妨。
即是空:意味着空寂。
一境:一种境界。
唯此有:唯有此处。
忍教:怎忍心让。
醒坐:清醒独坐。
支公:支遁,古代高僧。
翻译
在闲暇时漫步在牡丹丛中,花的娇艳仿佛映照着人生的种种三月间阴晴不定,百年里忧患不断
花开正当美好的时节,又何妨尽情欣赏,即使凋落在僧院也是空无
这世上独一无二的景象,只有在此处才能体验,怎能忍心独自清醒面对支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鲜艳的牡丹图景,并通过牡丹这一自然元素,抒发了对人生和世事的深刻感慨。诗人在闲暇时光中漫步于花丛之间,观赏着那些盛开却又稍纵即逝的牡丹,感受到生命如同这些花朵一般,美好而短暂。
"半雨半风三月内,多愁多病百年中"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转和人生苦短的感慨。春天的三月,牡丹盛放,却也伴随着细雨和微风,这种不稳定的气候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同时,诗人指出百年人生充满了愁绪和疾病,表达了一种对世事无常的哀叹。
"开当韶景何妨好,落向僧家即是空" 这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慨。诗人赞美牡丹盛放之时的美丽,但一旦凋谢,就算落在清净无为的僧院,也不过是一场空欢喜悲。这里的“空”字,充满了禅意,暗示了对物我两忘、超脱尘世的向往。
"一境别无唯此有,忍教醒坐对支公"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诗人不忍心离开这片牡丹丛中所构成的一片净土,只愿沉浸在这份自然之美中,忘却世间的烦恼。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短暂、物是流动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超然物外、寻求精神寄托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