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过石鼓庙赏析

过石鼓庙

明 · 张天赋
不见石鼓歌,有庙徒嵯峨。
庙兹不复见,草色迷閒坡。
卓哉魏夫子,千古名不磨。
胡鬼无踪迹,吾道盈江河。
稂莠不复蠹,膏腴育嘉禾。
我生喜有依,莲池挹馀波。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张天赋所作,题为《过石鼓庙》。诗中描绘了诗人路过石鼓庙时的所见所感,通过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首句“不见石鼓歌,有庙徒嵯峨”,以“石鼓歌”引出对庙宇的描写,庙宇虽在,但似乎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徒增几分苍凉。接着“庙兹不复见,草色迷閒坡”进一步渲染了庙宇周围的荒凉景象,草木茂盛,掩盖了庙宇的痕迹,透露出一种时间流逝的无奈感。

“卓哉魏夫子,千古名不磨”转而赞美了一位历史上的伟人,表达了对这位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庙宇与这位伟人的关联,可能是为了纪念他而建。接下来“胡鬼无踪迹,吾道盈江河”则将话题转向对道德与理想的追求,意指正义与真理如同江河般浩荡,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稂莠不复蠹,膏腴育嘉禾”运用对比手法,强调了美德与恶行的不同结果,美德如同肥沃的土地孕育出优质的作物,而恶行则如同杂草,无法长久生长。最后“我生喜有依,莲池挹馀波”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有所依托的喜悦之情,同时以莲花池水的余波象征着生活的平静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思想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以及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