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愧陶赏析

愧陶

宋 · 喻良能
渊明在彭泽,到任八十日。
虽营三径资,未穫公田秫。
珍重千金腰,不为督邮折。
拂衣赋归来,何异自投劾。
我生本樗散,山林久蟠蛰。
虽非渊明俦,颇亦慕幽迹。
偶然得一第,遂窃升斗秩。
未书蓝田考,已捧锦溪檄。
荒县饶逋负,催科费鞭抶。
彊颜簿领间,忽复弥数月。
心焉愧渊明,俯首三叹息。
番江何时还,哦松聊自适。

拼音版原文

yuānmíngzàipéngdàorènshí

suīyíngsānjìngwèihuògōngtiánshú

zhēnzhòngqiānjīnyāowèiyóuzhé

guīláitóu

shēngběnchūsànshānlínjiǔpánzhé

suīfēiyuānmíngchóuyōu

ǒuránsuìqièshēngdòuzhì

wèishūlántiánkǎopěngjǐn

huāngxiànráocuīfèibiānchì

qiángyán簿lǐngjiānshùyuè

xīnyānkuìyuānmíngshǒusāntàn

fānjiāngshíháiòsōngliáoshì

注释

渊明:陶渊明。
彭泽:地名。
营:经营。
三径:隐居之地。
公田秫:官田谷物。
千金腰:形容清贫。
督邮:古代官职。
折:屈服。
拂衣:脱下官服。
赋归来:辞官归隐。
樗散:比喻无用之材。
蟠蛰:潜伏。
俦:同类。
幽迹:隐逸的生活。
第:科举及第。
升斗秩:微薄的俸禄。
蓝田:地名。
考:任职记录。
檄:任命书。
逋负:拖欠赋税。
鞭抶:鞭打催缴。
彊颜:勉强面对。
簿领:官府文书。
番江:泛指江河。
哦松:吟咏松声。

翻译

陶渊明在彭泽任职,只待了八十天。
虽然他经营了几条小路所需的费用,但未能收获官田里的谷物。
他珍视自己的清贫生活,不愿因督邮的威逼而屈服。
于是他毅然辞官归隐,这与主动提交辞呈并无二致。
我生性散漫,长久以来就向往山林生活。
虽然我不是陶渊明那样的人,但我很羡慕他的隐逸生活。
偶然获得功名,我得到了微薄的俸禄。
还未写下在蓝田的任职记录,就接到去锦溪的新任命。
那个荒僻的地方逃税者众多,催缴赋税时常需动用鞭刑。
我在官府文书间强颜欢笑,却突然过了几个月。
我对陶渊明的生活深感惭愧,多次低头叹息。
何时能如陶渊明般回归自然,哦唱松声以自得其乐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喻良能所作的《愧陶》。诗中,作者以东晋诗人陶渊明自比,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仕途生涯的反思。首句“渊明在彭泽”点出陶渊明在彭泽县令任上的故事,接着通过“虽营三径资,未穫公田秫”描绘了陶渊明虽有田园之志,但未能如愿的情景。诗人感慨自己虽然并非渊明那样的高士,却也仰慕他的隐逸之风。

“珍重千金腰,不为督邮折”暗指陶渊明拒绝接受督邮的侮辱,选择了辞官归隐,这与作者自己的经历形成对比。他感叹自己“偶然得一第”,仕途小有成就,却因“荒县饶逋负”而陷入催科的困境,不得不在簿领之间强颜应对,内心深感愧对陶渊明的清高。

最后两句“番江何时还,哦松聊自适”表达了诗人对回归自然、松声自适生活的渴望,流露出对官场俗务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自我剖析,展现了诗人对陶渊明式生活的敬仰以及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