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白石莲花寄楚公赏析

题白石莲花寄楚公

唐 · 李商隐
白石莲花谁所共,六时长捧佛前灯。
空庭苔藓饶霜露,时梦西山老病僧。
大海龙宫无限地,诸天雁塔几多层。
漫誇鹙子真罗汉,不会牛车是上乘。

拼音版原文

báishíliánhuāshuísuǒgòngliùshíchángpěngqiándēng
kōngtíngtáixiǎnráoshuāng

shímèng西shānlǎobìngsēng
hǎilónggōngxiànzhūtiānyànduōcéng

mànkuāqiūzhēnluóhànhuìniúchēshìshàngchéng

注释

白石莲花:指用白石凿成的莲花状佛前灯台。
共:冯浩注:共,即供。
愚按:佛教分一昼夜为六时:晨朝、日中、日没、初夜、中夜、后夜。
空庭苔藓(xiǎn)饶霜露,时梦西山老病僧。
诸天:道源注:佛书有三界诸天,自欲界以上皆日诸天,佛经谓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三界共二十八天。
鹙子:指舍利弗。
道源注舍利弗,此云鹙子,连母为名。
会:领会,理解。
不会:不懂。
上乘:佛家广大圆通之要道。

翻译

以白石连花奉寄楚公,言白石莲花自在佛前。将老病楚公自在西山;白石莲花既不雕镌应入西山,西山老僧又不起心欲此石莲。
在清霜寒露降满苔藓的夜里,经常梦到他这位老朋友。
龙宫与雁塔一样的极高。
以舍利弗为代表的阿罗汉,不会最上乘义,停留在小乘极果,不以成佛为最究竟之目标,直到法华会上, 方才回小向大,发愿成佛。

鉴赏

这首诗是李商隐的《题白石莲花寄楚公》,创作于唐代。从艺术风格上看,李商隐善长于用意象和对比手法来表达情感,这在本诗中也有所体现。

开篇“白石莲花谁所共”一句,便设定了一个超脱尘世的意境,莲花通常象征清高与纯洁,而白石则给人以坚实无华之感。这里的莲花不为人知,生长在白石旁,是一种自然界中独有的美丽景致。

“六时长捧佛前灯”则是对这种超然物外情怀的一种升华和强调。诗人通过这种细腻的情节描写,展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专注,以及对于精神寄托的追求。

“空庭苔藓饶霜露”一句,继续营造出一种清冷、寂寞的氛围。诗人通过对庭院中苔藓和霜露的描写,再次强调了一种与世隔绝的情感体验。

“时梦西山老病僧”则是诗人的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西山老病僧可能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这里的“时梦”,也让人感觉到诗人对于这种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接下来的“大海龙宫无限地,诸天雁塔几多层”则是一种宏大的想象空间的展开。大海龙宫、诸天雁塔都是佛教中的神话场所,这里被诗人用来形容心灵世界的广阔和深邃。

最后,“漫誇鹙子真罗汉,不会牛车是上乘”一句,则是一种对精神境界的自信与肯定。这里的“鹙子”与“牛车”,分别象征着高级别的修行者和低级别的修行方法,而诗人通过这两者的对比,表达了对于自己追求的认同和满足。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精神寄托与自我修行的一种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