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三薕赏析

三薕

汉 · 杨孚
三薕大实,实不但三。
食之多汁,味酸且甘。
藏之尤好,与果相参。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三薕这一水果的特点和价值。首先,诗人强调了三薕果实的大而饱满,不仅数量可观,其内在的丰富也令人赞叹。接着,通过“食之多汁,味酸且甘”这句,诗人细腻地描述了三薕的口感,既酸又甜,汁水丰富,让人垂涎欲滴。最后,“藏之尤好,与果相参”则点出了三薕不仅新鲜食用美味,其保存品质同样优秀,可以与其他水果一同存放,保持其营养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三薕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其作为食物的诱人之处,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产物的欣赏和珍视。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诗人成功地将三薕的特性与人们的生活体验相结合,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这种水果的魅力。

词语解释

不但的意思:[释义](连)用在表示递进的复句的上半句里,下半句里通常有连词“而且、并且”或副词“也、还”等相呼应。他~自己学习很认真,还能够帮助别人。 [构成]偏正式:不〔但...

三薕的意思:即阳桃。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五穀果蓏菜茹非中国物产者》:“《广志》云:三薕似翦羽,长三四寸,皮肥细,緗色,以蜜藏之,味甜酸,可以为酒啖,出 交州 ,正月中熟。”...

相参的意思:亦作“ 相叅 ”。1.相互参证。《墨子·号令》:“遣他候,奉资之如前候,反,相参审信,厚赐之。”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以正治国》:“兵德相保,法在中央,法数相叅,故能大通。”(2).参加。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官制象天》:“每一选有三人,三四十二,十二臣相参,而事治行矣。”《后汉书·胡广传》:“明詔既许,復令臣等得与相参。”亦作“ 相叅 ”。1.相互参错;间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虽復契会相参,节文互杂,譬五色之锦,各以本采为地矣。”《资治通鉴·周赧王三十二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