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杂咏(其二)
宋 · 钱时
箨龙罗立已斑斑,亭锁梅阴翠屋间。
王母飞轻频拂水,黄公声远暮还山。
王母飞轻频拂水,黄公声远暮还山。
注释
箨龙:竹叶龙纹(古代装饰图案)。斑斑:斑驳陆离,颜色不均。
亭:小亭子。
梅阴:梅树下的阴凉。
翠屋:青翠的屋檐。
王母:神话中的西王母,象征仙人。
轻:轻盈。
频拂水:频繁地拂过水面。
黄公:传说中的黄公鸟,这里可能象征仙人。
声远:声音悠远。
暮还山:傍晚时分返回山中。
翻译
竹叶龙纹图案已经斑驳,梅香笼罩的小亭隐藏在翠绿屋檐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清冷而静谧的画面。"箨龙罗立已斑斑",箨龙可能指的是竹子,罗立形容竹叶稀疏,斑斑点点,显示出岁月的痕迹和季节的变迁。"亭锁梅阴翠屋间",则写出了梅花在小亭的阴凉处静静地开放,翠色的屋宇与之相映,营造出一种冷艳而宁静的氛围。
"王母飞轻频拂水",王母在这里可能象征着仙女或仙鹤,以其轻盈的姿态频繁地掠过水面,增添了神秘和动态的元素。"黄公声远暮还山",黄公可能是山中的隐士或传说中的黄公鸟,它的声音在傍晚时分渐行渐远,归隐山林,更显出冬日的寂寥和自然的和谐。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岁寒时节的景致,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墨客常有的闲适与超然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