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寒山寺(其一三三)
宋 · 释怀深
贫穷难作福,富贵易造罪。
有力无道心,有心无财贿。
有福有道心,百中无一二。
不见老瞿昙,福慧二严美。
有力无道心,有心无财贿。
有福有道心,百中无一二。
不见老瞿昙,福慧二严美。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贫富的不同境遇,探讨了人性与道德的关系。开篇“贫穷难作福,富贵易造罪”,揭示了在物质条件不同的背景下,人们的行为和心态有着显著差异。贫穷时,人们可能因生活所迫而难以行善积德;而富贵时,则容易因享乐过度而犯下罪过。
接着,“有力无道心,有心无财贿”进一步阐述了道德与财富的关系。即使拥有力量或内心善良,如果没有正确的道德指引,也可能走向错误的道路;同样,即便内心充满善念,没有相应的物质基础,也难以实现善行。这两句强调了道德修养与实际行动的重要性,指出仅有内在的善良或外在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恰当的行动与环境支持。
“有福有道心,百中无一二”则表达了真正具备道德之心与福报的人极为稀少,突出了道德实践的艰难与珍贵。这不仅是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也是对个人修行的警示,提醒人们在追求福报的同时,更应注重内心的道德建设。
最后,“不见老瞿昙,福慧二严美”以佛教中的圣者老瞿昙为例,说明真正的福报与智慧并重的美好品质。老瞿昙作为佛陀的别称,代表了智慧与慈悲的完美结合,是道德与福报的典范。这句话既是对前文思想的总结,也是对读者的一种启示,鼓励人们追求内在的道德完善与外在的福报积累。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对于道德与物质、内在与外在关系的思考,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它不仅具有哲学思辨的价值,也蕴含着对个人修养和社会伦理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