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欧文学之江都赏析

送欧文学之江都

明 · 李攀龙
雨雪寒灯对浊醪,萧然似是一儒曹。
下帷国士堪华发,草檄门生自彩毫。
双峡迥分沧海气,孤城秋壮广陵涛。
文星虽小人争识,南斗常临剑影高。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寒夜中,文人对酒品茗,谈笑风生的画面。诗人以“雨雪寒灯对浊醪”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凸显了文人的孤高与淡泊。接着,“萧然似是一儒曹”一句,既是对主人公形象的刻画,也流露出对文人精神境界的赞美。

“下帷国士堪华发”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主人公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赞誉,同时也暗示其年岁已长,但依然保持着学者的风骨。“草檄门生自彩毫”,则通过描述学生为老师起草文书时的才华横溢,进一步衬托出老师的卓越与影响力。

“双峡迥分沧海气,孤城秋壮广陵涛”两句,运用自然景观的壮丽来象征人物的胸怀与志向,双峡与沧海气、孤城与广陵涛,既展现了广阔的世界观,也寓意着主人公的远大抱负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最后,“文星虽小人争识,南斗常临剑影高”两句,以文星和南斗星比喻主人公的才华与品德,即使光芒微小,也能被人所识;同时,剑影高则暗示其坚毅不屈的品格,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高洁的节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高雅情操和理想追求,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历史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