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作十二首(其八)
树头惊鹊相呼起,欲下还飞一百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山间景象。"月落山空雾未开",寥寥数语便勾勒出月色褪去后的寂静山林,雾气弥漫,尚未散尽,显得空旷而神秘。"风生咆虎响如雷",通过比喻,展现了风吹过树林时仿佛猛虎怒吼,声音宏大,如同雷鸣,生动刻画了自然的力量。
"树头惊鹊相呼起",诗人以惊鹊的动态来衬托环境的寂静,当风声响起,连树上的喜鹊都被惊动,它们慌忙相呼,纷纷飞起。"欲下还飞一百回",进一步描绘了惊鹊在风中犹豫不决,反复盘旋的情景,增添了画面的动感和生动性。
整首诗通过月落、雾起、风声、惊鹊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富有动态感的山中黎明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生机,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刘基作为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此诗体现了他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词语解释
风生的意思:(1).起风。 晋 潘岳 《为诸妇祭庾新妇文》:“室虚风生,牀尘帷举。” 唐 李白 《安州般若寺水阁纳凉喜遇薛员外乂》诗:“水退池上热,风生松下凉。”(2).犹言雷厉风行。《汉书·赵广汉传》:“见事风生,无所廻避。” 颜师古 注:“风生,言其速疾不可当也。”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遇事风生,吏民称快。”(3).形容气氛活跃。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七宝山座》:“惟 张九龄 论辩风生,升此座,餘人不可阶也。”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俄而 文皇 到来,精彩惊人,揖而坐。神气清朗,满坐风...
惊鹊的意思:受惊的乌鹊。比喻无处栖身的人。语本 三国 魏 曹操 《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宋 苏轼 《次韵蒋颖叔》:“月明惊鹊未安枝,一棹飘然影自随。” 宋 苏辙 《次韵知郡贾蕃大夫思归》:“得坎浮槎应有命,投林惊鹊且安枝。”...
落山的意思:指太阳下山。 瞿秋白 《文艺杂著续辑·<子夜>和国货年》:“明明还只是子夜,而居然以为天已经大亮了,甚至于太阳又要落山了。” 赵树理 《套不住的手》:“ 陈秉正 老汉从吃过早饭起程,直走到太阳快落山才到。”...
鹊相的意思:俊美,不同凡响。 宋 张镃 《夜游宫·美人》词:“鹊相庞儿谁有。兀底便、笔描不就。”...
树头的意思:树干以上的部分。 唐 韩偓 《残春旅舍》诗:“树头蜂抱花鬚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宋 梅尧臣 《和公仪龙图小桃花》:“三分春色一分休,始见桃花着树头。” 宋 杨万里 《病中感秋》诗:“病中一别祇三秋,况见西风在树头。”...
一百的意思:(1).数词。十的十倍。《孟子·公孙丑下》:“前日於 齐 ,王餽兼金一百而不受。” 唐 骆宾王 《冬日宴》诗:“二三物外友,一百杖头钱。”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五:“ 政和 中,遂著於令,士庶传习诗赋者,杖一百。”(2).泛指多数。 北周 庾信 《对酒歌》:“人生一百年,欢笑惟三五。” 宋 杨万里 《都下无忧馆小楼春尽旅怀》诗之一:“更无短计消长日,且绕栏干一百回。”(3).指跨步。 清 郝懿行 《证俗文》卷七:“今人一足引前,一足曳后,谓之一百……又今人履石渡水,将近彼岸,跨步而过,亦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