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岁穷僧众米竭自往湘阴乞之舟载夜归宿桥口寒甚未寝时侍者智观坐而假寐作此诗有怀资钦提举赏析

岁穷僧众米竭自往湘阴乞之舟载夜归宿桥口寒甚未寝时侍者智观坐而假寐作此诗有怀资钦提举

宋 · 释德洪
老去生涯无窖子,隔城荒寺到人稀。
岁穷百里扣门乞,夜棹孤舟载米归。
隅坐小僧寒附火,联拳羸仆睡和衣。
故人醉里闻芗泽,应背银缸照翠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和尚在岁末时节,生活困顿,不得不离开寺庙,前往湘阴乞讨米粮的艰苦情景。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坚韧,以及对友情的深切怀念。

首句“老去生涯无窖子”,点明了和尚年老体衰,生活无着,没有积蓄。接着“隔城荒寺到人稀”一句,描绘了和尚离开寺庙后,所经过的荒凉景象,以及人烟稀少的孤独感。这不仅反映了和尚的处境,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的某种不公或动荡。

“岁穷百里扣门乞,夜棹孤舟载米归”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和尚为了生存,不畏路途遥远,夜晚划船返回,满载米粮的情景。这里既有对生活的艰辛的描述,也有对和尚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隅坐小僧寒附火,联拳羸仆睡和衣”描绘了和尚回到寺庙后的生活状态。小僧蜷缩在角落,围着火堆取暖,疲惫的仆人则穿着衣服沉睡。这一幕既温馨又略带凄凉,体现了和尚与仆人的相依为命,以及生活的不易。

最后,“故人醉里闻芗泽,应背银缸照翠帏”两句,通过想象朋友在酒醉之后,可能还在欣赏着香料的香气,却背对着银灯,在翠绿的帷幔下独自沉思。这不仅是对朋友的怀念,也是对和尚孤独生活的同情与理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和尚在困境中的坚韧与乐观,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既有对生活的感慨,也有对人性美好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