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御宴
宋 · 任希夷
新元六日三陪宴,黼扆前头御榻横。
紫袖旁阑宣乐节,金貂当殿赐杯行。
四夷来致三呼祝,万舞驩同九奏声。
谬忝词臣无补报,丰年惟愿稼如京。
紫袖旁阑宣乐节,金貂当殿赐杯行。
四夷来致三呼祝,万舞驩同九奏声。
谬忝词臣无补报,丰年惟愿稼如京。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新元:新年。黼扆:皇帝的宝座。
紫袖:紫色衣袖,代指宫女。
宣乐节:演奏音乐。
金貂:古代高级官员的服饰。
赐杯行:皇帝赐酒。
四夷:四方的少数民族。
万舞:各种舞蹈。
九奏:九种不同的乐曲。
谬忝:谦辞,表示自己担当此职有愧。
词臣:负责撰写诗词的官员。
丰年:丰收之年。
稼如京:农作物丰收如同京城的景象。
翻译
新年第六天,我三次参加盛宴,皇帝宝座前方横陈御榻。紫色衣袖在宫殿栏杆边伴奏音乐,金貂官服的官员上前赐酒敬酒。
四方宾客齐声祝贺,欢庆的舞蹈和音乐交织成九种曲调。
我愧居词臣之位,无法回报,只愿今年丰收如同京城一般富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皇帝设宴招待臣子的盛大场面,通过对细节的精致刻画,展现了当时宫廷生活的奢华和礼仪之严谨。
"新元六日三陪宴,黼扆前头御榻横。" 开篇便设定了一种庆典气氛,新年伊始,皇帝在第六天举行了第三次宴会,而“黼扆”指的是华丽的宫殿门扉,“御榻”则是皇帝所坐的床或椅,这里形容它们横放,显示出一种非日常的排场。
"紫袖旁阑宣乐节,金貂当殿赐杯行。" 紫色袖子通常象征着高官或皇室成员,他们在栏杆旁宣告音乐节目,展现了宴席上的庄重与和谐。而“金貂”指的是用貂皮制成的贵重服饰,这里暗示着赐予宾客的荣誉和恩惠。
"四夷来致三呼祝,万舞驩同九奏声。" “四夷”通常指的是四方异族,他们前来表达敬意,发出了三次祝愿的声音,而“万舞”则形容歌舞升平,达到顶峰的景象,“九奏声”可能是指最高规格的音乐演奏。
"谬忝词臣无补报,丰年惟愿稼如京。" 诗人以谦虚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不足,同时也表达了希望国泰民安、粮食丰收的美好愿望,“稼如京”则是希望农作物像京城一样繁荣。
整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祥和与隆重的氛围,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国泰民安、丰衣足食的深切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