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毕之进状元二首(其二)
献策进英殿,脱略独豪举。
二年襄阳幕,归舟岘山渚。
同事三日留,时时作险语。
隆准帝王孙,萧然好风度。
诗书百万卷,胸中莽回互。
平生苏惠州,气概颇自许。
人生艰难际,政可观去处。
二子经济才,用之则为虎。
髯公且为客,王孙且为主。
明朝各天涯,歌眉为谁妩。
柁师挽舟去,回首空南浦。
莫笑参军强,参军定强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行己所作的《送毕之进状元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对友人毕之进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才华的赞美。
首句“毕髯奇男子”开篇即点出毕之进的独特之处,以“奇”字形容其非凡的气质和个性。接着“未识已心与”表达了对毕之进的初步印象,还未深入了解,就已经被其独特魅力所吸引。
“献策进英殿,脱略独豪举”两句,通过毕之进在英殿献策并展现出超凡脱俗的豪情壮志,进一步凸显了他的不凡才能和气魄。
“二年襄阳幕,归舟岘山渚”描述了毕之进在襄阳幕府任职两年后,乘舟返回岘山的情景,展现了他的人生轨迹和经历。
“同事三日留,时时作险语”表明了与毕之进短暂共事期间,他时常发表一些大胆而富有深意的话语,体现了他的思想深度和个性特点。
“隆准帝王孙,萧然好风度”将毕之进比作帝王之后,拥有高贵的风度,进一步强调了他的非凡身份和气质。
“诗书百万卷,胸中莽回互”赞扬毕之进学识渊博,胸中有如百万卷诗书,知识丰富,思维敏捷。
“平生苏惠州,气概颇自许”提到毕之进曾效仿苏轼,对自己的气概颇为自豪,表现了他对自身才华的自信。
“人生艰难际,政可观去处”在面对人生的艰难时刻,毕之进能够保持乐观的态度,寻找出路,显示出他的坚韧和智慧。
“二子经济才,用之则为虎”表达了对毕之进和另一位友人的经济才能的赞赏,认为他们若得到恰当的运用,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髯公且为客,王孙且为主”以“髯公”和“王孙”分别指代毕之进和另一位友人,预示着他们各自在不同场合中的角色和地位。
“明朝各天涯,歌眉为谁妩”暗示了离别之情,预示着明日两人将各奔东西,天各一方,表达了对未来的忧伤和对友情的珍视。
“柁师挽舟去,回首空南浦”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柁师(船夫)划动船只离开,留下的是友人挥手告别的背影和空荡荡的南浦。
“莫笑参军强,参军定强否”最后两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友人毕之进的鼓励和支持,希望他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坚强面对,展现出对友情的深厚信任和对友人才能的坚定信心。
整首诗通过对毕之进及其友人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对才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