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祠
唐 · 汪遵
不肯迂回入醉乡,乍吞忠梗没沧浪。
至今祠畔猿啼月,了了犹疑恨楚王。
至今祠畔猿啼月,了了犹疑恨楚王。
拼音版原文
翻译
他不愿绕道进入那醉乡,突然间吞下忠直之言沉入江底。直到现在,他的祠堂边还常有猿猴在月下哀啼,它们似乎还在怀疑,是否真的恨透了楚王。
鉴赏
此诗为唐代诗人汪遵的《屈祠》,从两句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历史哀思和个人的情感体验。
“不肯迂回入醉乡,乍吞忠梗没沧浪。”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个人情感的挣杂。他不愿意沉浸在酒精所带来的短暂逃避中,而是要直面那些令人心痛的往事。这里的“乍吞忠梗”指的是屈原这位爱国诗人,他的忠诚如同坚硬的梗,难以改变;“没沧浪”则是形容屈原投江自尽时的情景,沧浪即是长江的波涛。
“至今祠畔猿啼月,了了犹疑恨楚王。”这两句诗人表达的是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怀念和对往事的无限感慨。这里的“至今”表明时间流逝,但记忆依旧;“祠畔猿啼月”则是描绘一个场景:在屈原祭祀的地方,猿猴在月光下啼叫,这个静谧而又有些许凄凉的画面,增添了诗句的悲凉色彩;“了了犹疑恨楚王”则是说尽管时过境迁,但对屈原及其背后的楚国王室的怀念和哀愍之情仍然深藏心底。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对屈原崇高形象的描绘,以及对历史悲剧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和对古代英雄事迹的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