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渊
泓澄几千顷,流汞凝玄阴。
空光碧天合,倒景青山沉。
默鉴不遗物,至虚宁受侵。
愿言寄潜玩,湛然契明心。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许继的《澄渊》描绘了一幅清澈宁静的水景图。首句“水色本明照”强调了水面的明亮,接着“况此静以深”进一步渲染了水的深度和静谧。诗人用“泓澄几千顷”形容湖面广阔而清澈,仿佛流淌的汞液凝聚成一片玄幽的阴影像镜子般映照天空。
“空光碧天合”写出了水天一色的景象,倒影在水中,连青山也仿佛沉入其中。诗人通过“倒景青山沉”展现了水的深远与自然景色的和谐统一。接下来,“默鉴不遗物”表达了水的包容与无私,它默默照见万物,却能保持至虚无我,不受外界干扰。
最后两句“愿言寄潜玩,湛然契明心”寄寓了诗人对这种澄澈心境的向往,希望能在其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领悟,达到一种深远的智慧境界。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深敬畏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词语解释
碧天的意思:青天;蓝色的天空。 晋 王羲之 《兰亭》诗:“仰视碧天际,俯瞰緑水滨。”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蔡少霞》:“碧天虚旷,瑞日瞳矓。” 前蜀 毛文锡 《巫山一段云》词:“雨霽 巫山 上,云轻映碧天。” 清 陈维崧 《满路花·荷珠》词:“惆悵迴船,碧天早掛明镜。” 朱自清 《荷塘月色》:“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倒景的意思:见“ 倒影 ”。...
泓澄的意思:见“ 泓澄 ”。亦作“ 泓澂 ”。1.水深而清。 晋 左思 《吴都赋》:“泓澄奫潫,澒溶沅瀁。” 南朝 梁简文帝 《玩汉水》诗:“杂色 崑崙 水,泓澄 龙首渠 。” 宋 林逋 《和运使陈学士游灵隐寺寓怀》:“泓澄冷泉色,写我清旷心。” 元 刘壎 《隐居通议·地理》:“ 江西 龙兴 市心,有一方池临街,緑水泓澂,名曰 洗马池 。”(2).指清澈的水。 宋 王禹偁 《与方演寺丞觅盆池》诗:“涵星冰月无池沼,请致泓澄数斛盆。”...
空光的意思:阳光。 唐 李贺 《古悠悠行》:“空光远流浪,铜柱从年消。” 宋 王安石 《昆山慧聚寺次孟郊韵》:“扫石出古色,洗松纳空光。” 宋 范成大 《四月十六日拄笏亭偶题》诗:“转午闻鷄日正长,小亭方丈纳空光。”...
明照的意思:明察;详察。《礼记·经解》:“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少。”《韩非子·奸劫弑臣》:“故身在深宫之中而明照四海之内,而天下弗能蔽弗能欺者,何也?” 宋 王安石 《上蒋侍郎书》:“然处卦之初,道未章著,上虽明照而未之信,故摧如不进,宽裕以待其时也。”...
明心的意思:(1).谓使心思清明纯正。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一:“学必明心,记问辨説皆餘事。” 张通典 《舜水先生祠落成敬赋》诗:“明心致良知,斯文幸未丧。”(2).表明心迹。 柳青 《狠透铁》:“我在你像前明心,我肚里没草屎渣渣!”...
潜玩的意思:深入玩味。《礼记·大学》“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宋 朱熹 集注:“其意味深长,最宜潜玩。”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闺塾》:“我且把《毛注》潜玩一遍。”...
千顷的意思:百亩为顷。千顷,极言其广阔。《淮南子·说林训》:“寻常之谿,灌千顷之泽。” 唐 韩愈 《酬卢给事曲江荷花行》:“ 曲江 千顷秋波浄,平铺红云盖明镜。” 明 陈所闻 《中秋同齐王孙瑞堂春堂虎丘坐月》曲:“望白云千顷,野鹤翱翔。” 丘复 《寄曹耐公汕头》诗:“罄此一樽酒,如对千顷汪。”...
青山的意思:◎ 青山 qīngshān[green hill]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水色的意思:(1).水面呈现的色泽。 南朝 梁简文帝 《饯别》诗:“窗阴随影度,水色带风移。” 唐 元稹 《和乐天早春见寄》:“湖添水色消残雪,江送潮头涌漫波。” 茅盾 《子夜》十七:“四面一望无际,是苍凉的月光和水色。” 碧野 《月亮湖》:“斜日照着湖面,水色变化无穷,闪光的地方像银鳞,深苍的地方像绿缎。”(2).淡青色,接近白色。 陈澄之 《慈禧西幸记·沐猴而冠》:“珍珠也带到了,奶奶要的是一百零八颗,现在一式一样大小,滴溜滚圆的,一般水色的带来了一百二十一颗。”(3).方言。指人的白里透红的面色。如:那个姑...
天合的意思:(1).指父子兄弟等血亲关系。 宋 苏轼 《哭王子立次儿子迨韵》之二:“恨子非天合,犹能使我思。”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义绝合离》:“独谓父子天合,夫妇人合。”(2).犹言天作之合。 清 蒋士铨 《第二碑·寻诗》:“ 阮生 心折已久,识面无由,今得相逢,莫非天合。”...
虚宁的意思:(1).虚佇。虚心期待。 宋 张孝祥 《青玉案》词:“将军行矣,九重虚宁,谈笑清寰宇。”(2).谓帝位空悬。宁,指门内屏外,古代帝王视朝所立之处。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一》:“ 武宗 大渐之时,既诛戮 江彬 ,人心未定,国未有君……时 杨右斋 秉政,卒能缉睦宫闈,镇安中外,使虚宁数月,天下晏然,真可谓社稷之臣矣。”...
玄阴的意思:(1).谓冬季极盛的阴气。 汉 王粲 《七释》:“农功既登,玄阴戒寒,乃致众庶,大猎中原。”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玄阴凝不昧其洁,太阳曜不固其节。” 明 刘基 《杂诗》之三十:“玄阴结严冬,芳意坐自遒。”(2).阴暗;幽暗。 汉 司马相如 《美人赋》:“时日西夕,玄阴晦冥,流风惨冽,素雪飘零。” 晋 葛洪 《抱朴子·微旨》:“夫明之所及,虽玄阴幽夜之地,毫釐芒髮之物,不以为难见。” 南朝 梁 江淹 《灯赋》:“紫霞没,白日沉,挂明灯,散玄阴。” 明 唐顺之 《龙泉寺对雨》诗:“...
愿言的意思:思念殷切貌。《诗·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郑玄 笺:“愿,念也。我念思伯,心不能已。” 晋 谢混 《游西池诗》:“逍遥越城肆,愿言屡经过。” 宋 华岳 《早春即事》诗:“愿言相约花前醉,莫放春容过海棠。” 清 顾炎武 《江上》诗:“愿言随飞龙,一上 单于臺 。”...
湛然的意思:(1).清澈貌。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十:“不数日,果大雨。见大石中裂开一井,其水湛然。”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清水》:“寺左右杂树疎颁,有一石泉,方丈餘,清水湛然。”《剪灯新话·鉴湖夜泛记》:“颜貌红泽,双瞳湛然。” 明 谢谠 《四喜记·久旱祈神》:“白檀焚献,怪举首青天湛然。”(2).安然貌。《大戴礼记·四代》:“僉然湛然。”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王戎 七岁,亦往看,虎承间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 戎 湛然不动,了无恐色。”《云笈七籤》卷六二:“譬...
至虚的意思:(1).谓心中不着一物。《管子·心术上》:“君子之处也若无知,言至虚也;其应物也若偶之,言时适也。若影之象形,响之应声也。”(2).极虚无的境界。《文子·精诚》:“若夫圣人之游也,即动乎至虚,游心乎太无,驰於方外,行於无门,听於无声,视於无形,不拘於世,不繫於俗。” 晋 应贞 《晋武帝华林园集诗》:“行捨其华,言去其辩,游心至虚,同规易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