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汪少参嘉会抚徭通峡韵先是嘉靖乙酉予在浔与杨兵宪文瑞议雕剿峡贼闻者悚慄惟杨与鄙意合力主之仅戮九人馀悉抚定群蛮震慑愿附籍输税告乞通峡军门乃敕予檄商舟通焉盖自韩公通峡至今六十馀年矣(其一)
明 · 钟芳
昔年旟旐敝江来,正是潜师破贼时。
小警能令鱼鸟畏,三驱不致犬羊疑。
官储赋倍春郊辟,蛮峡船通夜渡迟。
却忆筹边风月夜,蚍蜉撼树笑予痴。
小警能令鱼鸟畏,三驱不致犬羊疑。
官储赋倍春郊辟,蛮峡船通夜渡迟。
却忆筹边风月夜,蚍蜉撼树笑予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嘉靖年间,诗人钟芳与杨兵宪文瑞共同商讨并实施的剿匪与抚夷政策。诗中通过“昔年”二字引出往事,描述当年江面飘扬着战旗,正是军队深入敌境,破敌制胜之时。接着,诗人以“小警能令鱼鸟畏,三驱不致犬羊疑”两句,形象地表达了军事行动的威慑力,即使是最微小的警戒也能使鱼鸟畏惧,三面设防也足以让敌人不敢轻举妄动。
随后,诗中提到官府储备充足,春郊开辟,显示出治理有序,民生安定的景象。而“蛮峡船通夜渡迟”一句,则展现了与少数民族地区交往的和谐与秩序,夜晚船只往来,虽慢但平稳,体现了边疆贸易的繁荣。
最后,“却忆筹边风月夜,蚍蜉撼树笑予痴”两句,诗人回忆起当年筹划边防的夜晚,仿佛是风月相伴,充满了诗意。他以“蚍蜉撼树”自喻,表示自己当时的坚持与信念,如今看来或许显得有些天真或痴愚,但正是这份执着与勇气,成就了边疆的稳定与和平。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明代边疆治理的智慧与成效,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