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游什四首(其二)
明 · 何吾驺
浮云恩怨错分明,担苦推閒煞有情。
送出五湖看月色,时过三竺听松声。
古贤只解留风节,道眼何曾问利名。
饱食诸天香积寺,但凭鼎足好调羹。
送出五湖看月色,时过三竺听松声。
古贤只解留风节,道眼何曾问利名。
饱食诸天香积寺,但凭鼎足好调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西湖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首句“浮云恩怨错分明”以浮云喻指世事无常,暗示人生的复杂与多变。接着,“担苦推閒煞有情”则表达了诗人对人间情感的深刻理解,认为在生活的苦涩中仍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送出五湖看月色,时过三竺听松声”两句,通过描绘夜晚湖边赏月和山间听松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美好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这里不仅有视觉的享受,更有听觉的愉悦,营造了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
“古贤只解留风节,道眼何曾问利名”则是对古代贤者的高度赞扬,强调他们坚守道德原则,不为世俗名利所动。这反映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崇尚和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视。
最后,“饱食诸天香积寺,但凭鼎足好调羹”一句,以饱食香积寺(佛教寺庙)的食物,比喻生活中的满足和平静,而“鼎足好调羹”则可能暗含着诗人对于调和人际关系、维持和谐社会秩序的期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深思以及对高尚人格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