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赵松雪画(其四)赏析

题赵松雪画(其四)

明 · 虞堪
竹色萧萧木叶齐,石边芳草迥凄迷。
断猿落月愁何处,政在黄陵庙里啼。

鉴赏

这首明代虞堪的《题赵松雪画(其四)》描绘了一幅秋日竹林的画面。"竹色萧萧木叶齐",通过"萧萧"和"齐"两个词,形象地展现出竹子的翠绿与落叶的整齐,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石边芳草迥凄迷",进一步描绘了石头边上的青草在秋风中摇曳,显得孤独而迷茫,渲染出一种凄迷的意境。

"断猿落月愁何处",诗人借用了"断猿"和"落月"这两个意象,寓言了哀伤的情感,暗示着听者仿佛能听见孤独的猿猴在月夜下的悲啼,这声音不知来自何处,增添了画面的哀愁。最后,"政在黄陵庙里啼"点明了这哀愁的具体来源——黄陵庙,可能暗示着对历史遗迹或亡故之人的怀念,使得整个画面的情感更加深沉。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竹林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和意象的巧妙结合,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怀旧之情。

词语解释

芳草的意思:(1).香草。 汉 班固 《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 蜀 。”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词:“花榭香红烟景迷,满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鲸 《双珠记·家门始终》:“万古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2).比喻忠贞或贤德之人。《楚辞·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王逸 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顾。” 宋 刘攽 《泰州玩芳亭记》:“《楚辞》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自诗人比兴,皆以芳草嘉卉为君子美德。”...

何处的意思: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陵庙的意思:◎ 陵庙 língmiào[tomb] 全部或部分在地面之下,或者全部在地面之上存放尸体的房屋...

木叶的意思:树叶。《楚辞·九歌·湘夫人》:“嫋嫋兮秋风, 洞庭 波兮木叶下。”《晋书·儒林传·董景道》:“ 永平 中,知天下将乱,隐于 商洛山 ,衣木叶,食树果。” 唐 骆宾王 《冒雨寻菊序》:“泛兰英於户牖,座接鸡谈;下木叶於中池,厨烹野雁。” 元 萨都剌 《芙蓉曲》:“鲤鱼吹浪 江 波白,霜落 洞庭 飞木叶。”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水蚕》:“吾乡山蚕食椒、椿、檞、柘诸木叶而成茧。” 徐迟 《“不过,好日子哪天有?”》一:“这自己的房子,处在一个山坡上,入夜以后,淹没在墨绿的木叶中。”...

凄迷的意思:[释义](1) (形)〈书〉(景物)凄凉而模糊;凄凉。夜色凄迷。(作谓语) (2) (形)〈书〉悲伤;怅惘。 [构成]并列式:凄+迷...

萧萧的意思:◎ 萧萧 xiāoxiāo(1) [whinny and neigh]∶形容马嘶鸣声马鸣萧萧萧萧班马鸣。——唐· 李白《送友人》车辚辚,马萧萧。——唐· 杜甫《兵车行》(2) [sough;whistle]∶风声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国策·燕策》风萧萧(3) [desolate]∶冷落凄清的样子(4) [thin]∶[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

叶齐的意思:协力一致。 唐 陆贽 《奉天论李晟所管兵马状》:“卿宜授以谋略,分路夹攻,务使叶齐,剋平寇孽。”...

竹色的意思:竹子的色泽。 唐 许浑 《宿开元寺楼》诗:“竹色寒清簟,松香染翠幬。” 唐 李商隐 《潭州》诗:“ 湘 泪浅深滋竹色, 楚 歌重叠怨兰丛。” 唐 刘沧 《题马太尉华山庄》诗:“竹色拂云连岳寺,泉声带雨出谿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