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同张幼于潘象安集李临淮即席作二首(其二)赏析

同张幼于潘象安集李临淮即席作二首(其二)

明 · 胡应麟
六载华阳赋别离,临淮此日见旌旗。
悲凉白发谈兵夜,宛转红颜任侠时。
万户侯真誇燕颔,九天人欲问蛾眉。
桃花烂醉春明畔,一骑旋飞到习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人物与情感交织的场景,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浓郁的人文情怀。

首句“六载华阳赋别离”,以“六载”点明时间跨度之长,“华阳”则暗示了远离繁华、归隐或离别的意境,通过“赋别离”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接下来“临淮此日见旌旗”,将场景切换至现实,通过“临淮”这一地点,以及“见旌旗”的景象,展现了战争或庆典的宏大场面,对比前句的离别之情,形成鲜明的时空转换。

“悲凉白发谈兵夜”一句,描绘了一位年迈将领在夜晚谈论军事的情景,既有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也暗含着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与哀伤。“宛转红颜任侠时”则转向对年轻时豪情壮志的追忆,通过“红颜”与“任侠”这两个关键词,勾勒出一段充满热血与激情的青春岁月。

“万户侯真誇燕颔”一句,借用了古代功臣的象征——燕颔(指下巴),表达了对功成名就者的赞美与羡慕。“九天人欲问蛾眉”则以“九天”喻极高之处,以“问蛾眉”表达对女性智慧与美貌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对理想与追求的向往。

最后,“桃花烂醉春明畔,一骑旋飞到习池”两句,以自然美景与生动的动态画面收尾。桃花烂漫,春光明媚,不仅渲染了美好的自然环境,也寓意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而“一骑旋飞到习池”则以快速移动的动态,营造出一种急促而又充满期待的氛围,仿佛预示着即将发生的重大事件或转折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历史人物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深刻反思与憧憬未来的心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