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子十首(其五)
唐 · 元稹
节量梨栗愁生疾,教示诗书望早成。
鞭扑校多怜校少,又缘遗恨哭三声。
鞭扑校多怜校少,又缘遗恨哭三声。
注释
节量:控制数量,节制。梨栗:梨和栗子,这里泛指水果。
愁生疾:担心因多吃而生病。
教示:教育指导。
诗书:书籍,特指儒家经典,这里泛指学问。
鞭扑:鞭打,古代的一种体罚方式,这里指责罚。
校多:较多,相比而言。
怜校少:怜爱较少。
缘:因为。
遗恨:未了的心愿或遗憾。
哭三声:哭泣几声,表示哀伤。
翻译
担心吃梨栗过多生病,教导读书期望早日有成。责打多过疼爱少,又因遗憾之事痛哭三声。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父母对子女教育关怀和哀伤失子的诗句。诗人通过“节量梨栗愁生疾”描绘了孩子因学业负担而生的烦恼,透露出家长对孩子的深切关心和期望早日成才。这句话不仅写出了家庭教育的情景,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上重视教育、急于求成的心态。
“教示诗书望早成”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期待,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知识的重视和对子女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
而接下来的“鞭扑校多怜校少, 又缘遗恨哭三声”则转折为哀伤之情。这里的“鞭扑”是指严厉地要求,“校多怜校少”表达了诗人在子女学习上既严格又不忍心看到他们受苦的矛盾心理。最后“又缘遗恨哭三声”则是深沉哀伤之情的爆发,透露出诗人因失去孩子而留下的无尽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既展现了生活的情感纷繁,也反映出了古代家庭教育的严苛与父母对子女深切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