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山走笔遣怀次退之宿曾江口示侄孙湘韵二首(其二)
胸中气磅礴,石上水潺潺。
林狖啼未已,哀音破荒蛮。
谁与卜其宅,抗言不复还。
词语解释
霭霭的意思:◎ 霭霭 ǎiǎi[cloudy] 云雾密集的样子山头霭霭暮云横。——宋· 苏轼《题南溪竹上》...
哀音的意思:悲伤之音。 三国 魏 繁钦 《与魏文帝笺》:“潜气内转,哀音外激;大不抗越,细不幽散。” 唐 元稹 《莺莺传》:“﹝ 鶯鶯 ﹞因命拂琴,鼓《霓裳羽衣》序。不数声,哀音怨乱,不復知其是曲也。” 清 黄景仁 《典衣行》:“谁家箜篌伤客心,邻舟少女弹哀音。” 闻一多 《红烛·孤雁》诗:“啊!从那浮云底密幕里,迸出这样的哀音。”...
磅礴的意思:◎ 磅礴 pángbó(1) [boundless;majestic]∶广大无边的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长征》(2) [fill]∶充满于…的之人也,之德也,将磅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庄子》...
笔架的意思:◎ 笔架 bǐjià[penholder;pen-rest;pen rack] 搁笔或插笔的架儿...
潺潺的意思:◎ 潺潺 chánchán[murmur;gurgle;babble] 形容雨声、水声等潺潺流水渐闻水声潺潺而泻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潺潺 chánchán[flow slowly] 水缓缓流动的样子...
复还的意思:(1).回返。 刘大白 《西风》诗五:“难道一去不复还吗?”(2).恢复,归还。闽剧《炼印》第五场:“本院今日当堂开释你等,并复还功名,你等回去吧。”...
抗言的意思:◎ 抗言 kàngyán(1) [loudly speak]∶高声而言(2) [speak bluntly]∶直言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明史》...
林狖的意思:山林中的猿。 南朝 梁 王僧孺 《与江琰书》:“享海鸟以醇醪嘉膳,栖林狖以崇楹曾拱。” 唐 杨奇鲲 《途中诗》:“海鸥聚处窗前见,林狖啼时枕上听。”...
破荒的意思:见“ 破天荒 ”。...
上水的意思:◎ 上水 shàngshuǐ(1) [feed water to a steam engine, radiator (of an automobile) etc.]∶给火车、汽车等加水 (2) [up river]∶逆流而上上水船(3) [heart, liver and lung of livestocks] 〈方〉∶供食用的牲畜的心、肝、肺...
未已的意思:不止;未毕。《诗·秦风·蒹葭》:“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唐 韩愈 《天星送杨凝郎中贺正》诗:“正当穷冬寒未已,借问君子行安之?” 宋 周邦彦 《蓦山溪·大石》词:“落日媚 沧洲 ,泛一棹、夷犹未已。” 明 刘基 《漫成》诗之二:“一寸愁心千万里,不见行人应未已。”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二人喜其词致,谈至月上未已。”...
胸中的意思: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状态。《孟子·离娄上》:“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史记·苏秦列传》:“是故明主外料其敌之彊弱,内度其士卒贤不肖,不待两军相当而胜败存亡之机固已形於胸中矣。” 明 王守仁 《泛海》诗:“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脸上一团正气,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诚。”...
一片的意思:(1).数量词。用于平而薄的东西。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五》:“﹝ 李陵 ﹞令军士人持三升糒、一片冰。”《后汉书·周燮等传序》:“﹝ 閔仲叔 ﹞老病家贫,不能得肉,日买猪肝一片。” 元 张养浩 《游香山》诗:“宝刹千间穷土木,残碑一片失 辽 金 。”(2).数量词。用于地面、水面。 宋 王安石 《出郊》诗:“川原一片緑交加,深树冥冥不见花。”《荡寇志》第八六回:“只见 永清 的后面一层人霍地分开,前面乃是一片白地。” 毛泽东 《浪淘沙·北戴河》词:“ 秦皇岛 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中气的意思:(1).古代历法以太阳历二十四气配阴历十二月,阴历每月二气:在月初的叫节气,在月中以后的叫中气。如立春为正月节气,雨水为正月中气。《逸周书·周月》:“闰无中气,斗指两辰之间。” 南朝 宋 鲍照 《征北世子诞育上表》:“伏承王子,以中气正月,钟灵纳和。” 唐 白居易 《酬牛相公<宫城早秋寓言>见示兼呈梦得》:“七月中气后,金与火交争。”(2).中和之气。 唐 白居易 《中和节颂》:“吉辰伊何,号为中和。和维大和,中维大中。以畅中气,以播和风。” 唐 皎然 《答郑方回》诗:“高秋日月清,中气天地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