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明上人居少林三十馀年以游方淮上说法于通玄禅寺余从大众谛听异焉造室玄谈遂至丙夜诘旦留诗为别且订后期(其一)赏析

明上人居少林三十馀年以游方淮上说法于通玄禅寺余从大众谛听异焉造室玄谈遂至丙夜诘旦留诗为别且订后期(其一)

明 · 胡应麟
泠然飞锡下西方,久住名山侍法王。
持咒毒龙归藻椀,谈经驯象过绳床。
诸天日月千花供,大地山河一苇航。
我亦宿生称大士,相随七佛赴禅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明上人的僧侣在少林寺居住多年后,游方至淮上,在通玄禅寺说法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上人非凡的修行境界和超凡脱俗的智慧。

首句“泠然飞锡下西方”,以“泠然”形容明上人轻盈自在地携带着行囊(飞锡)从西方而来,营造出一种飘逸脱俗的氛围。接着,“久住名山侍法王”则点明了明上人在名山大川中长期侍奉佛法高僧,暗示其深厚的修行根基和对佛法的虔诚。

“持咒毒龙归藻碗,谈经驯象过绳床”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明上人诵咒使毒龙归顺、谈论经典让大象安静地走过绳床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展现了其高超的佛法修为和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

“诸天日月千花供,大地山河一苇航”则进一步渲染了明上人修行环境的神圣与壮丽,仿佛诸天的日月、千花供奉,以及大地山河都成为了他修行的背景,而他则如同一叶扁舟般自在地航行在这片广阔的天地间,象征着其修行达到了超越世俗的境界。

最后,“我亦宿生称大士,相随七佛赴禅堂”表达了诗人对于明上人修行境界的仰慕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法缘,预示着未来还有共同修行的机会,体现了佛法修行中的相互依存与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明上人非凡修行经历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高深的佛法修为,也传达了佛法修行中追求超越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境界,以及修行者之间的深厚法缘和未来的期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