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寄周晋仙赏析

寄周晋仙

宋 · 苏泂
四海周风子,推敲孰似渠。
官应憎骨相,老不上髭须。
醉帽攲花落,吟身信杖扶。
相思不相见,梅树雨鸠呼。

拼音版原文

hǎizhōufēngtuīqiāoshú

guānyìngzēngxiānglǎoshàng

zuìmàohuāluòyínshēnxìnzhàng

xiāngxiāngjiànméishùjiū

翻译

他像四海之风,推敲文字无人能及。
做官的人可能厌恶他的外表,因为他从未长出胡须。
喝醉时,帽子歪斜,花瓣随风落下,他倚杖吟诗。
深深的思念却无法相见,只有梅树下雨中的斑鸠在呼唤。

注释

周风:形容他的才情广泛,如同四海之风。
孰似渠:谁又能比得上他。
憎骨相:厌恶他的外貌。
髭须:胡须,这里指没有长胡须。
攲花落:倾斜的帽子让花瓣落下。
信杖扶:随意依靠着手杖行走。
雨鸠呼:雨中斑鸠的叫声。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苏泂的作品,题目为《寄周晋仙》。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思念之情的诗歌。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怀旧与孤独。

"四海周风子,推敲孰似渠。"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在遥远地方游历的文人形象,他像是一股清风,在各处流浪而不定居。"推敲"一词传达出诗人内心深处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之情,渠水往往象征着长久不变的情谊。

"官应憎骨相,老不上髭须。" 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对于仕途的淡然态度,以及随年岁增长而对世事有了一种超然的看法。"憎骨"指的是对官场的厌恶,而"老不上髭须"则是形容到了老年,仍未在面颊生出象征身份地位的胡须,这些都强化了诗人内心对于世俗名利的淡泊。

"醉帽攲花落,吟身信杖扶。"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诗酒风流的生活状态。诗人沉浸于自己的艺术世界,用诗歌来抒发胸臆,饮酒以自遣,而用拐杖作为支持,这些都是逃避现实和寻求精神寄托的手段。

"相思不相见,梅树雨鸠呼。" 最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尽管彼此不能相见,但在这梅花飘香的夜晚,诗人心中仍然能听见那遥远的呼唤。这里的"雨鸠"可能是指夜间鸟鸣的声音,增添了一种凄凉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以及对于友谊深沉的情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