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静林诗僧已老赏析

静林诗僧已老

宋 · 文同
七十吟中老,清风满旧林。
倚筇秋岸远,围衲夜房深。
未得云空在,将成月已沉。
生平苦如此,谁是识师心。

拼音版原文

shíyínzhōnglǎoqīngfēngmǎnjiùlín

qióngqiūànyuǎnwéifángshēn

wèiyúnkōngzàijiāngchéngyuèchén

shēngpíngshuíshìshíshīxīn

注释

七十:指年龄。
吟:诗歌。
清风:清凉的风。
旧林:古老的树林。
倚筇:倚杖。
秋岸:秋天的江岸。
围衲:穿着粗布衣裳。
夜房:深夜的房间。
云空:云层后的天空。
月已沉:月亮落下。
生平:一生。
苦:辛酸。
识师心:理解我的内心。

翻译

在七十岁的诗篇里我已老去,清风拂过古老的树林。
秋天倚杖遥望江边,夜晚在深宅内穿着粗布衣裳。
未能等到云开见月明,月亮已悄然落下。
一生的辛酸如此,谁能真正理解我的内心世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诗僧在静谧森林中的独特生活状态。"七十吟中老,清风满旧林"表明诗僧已经年近七旬,居住在一片充满清风的古老森林之中,这里“七十”通常象征着高龄,而“清风”则带有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倚筇秋岸远,围衲夜房深"显示诗僧孤独地依靠在遥远的秋天河岸边,他的衣衫被寒风所侵袭,夜晚则住在幽深的小屋中。这里“倚筇”传达了一种寂寞之情,而“围衲”则形象地表达了诗僧对寒冷和孤独的体验。

"未得云空在,将成月已沉"这两句流露出诗僧对于精神寄托的渴望,他希望自己的心灵能飞扬于云端,但现实是尚未达到,甚至连那轮将要升起的明月也已经下沉。这里“未得”表达了未实现的愿望,“将成月已沉”则是一种对时光流逝和理想难以触及的感慨。

"生平苦如此,谁是识师心"最后两句,诗僧抒发了自己一生的苦恼,以及渴望有人能够理解他内心的真实感受。这里“生平”指代了一生的经历,“苦如此”则形容了一种深刻的痛苦和无奈,而“谁是识师心”则是在寻找那份知音,表达了诗僧对于理解和沟通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展现了一位老诗僧独特的人生体验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