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夜宿山中赏析

夜宿山中

金末元初 · 元好问
月华人影共徘徊,未算归程梦已回。
涧水悲鸣易愁绝,长松休送雨声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山中住宿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自然界的生动描绘。

首句“月华人影共徘徊”,以月光与人的身影交织在一起,共同在山中漫步的形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月华指的是月光,它不仅照亮了诗人的身影,也照亮了周围的一切,使得山中的景物显得格外清晰和宁静。

次句“未算归程梦已回”,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这样的环境中,他或许正沉浸在对未来的思考或对过去的回忆中,但梦境的突然回归,暗示着现实与梦想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或是对归家的渴望与现实的矛盾。

第三句“涧水悲鸣易愁绝”,通过涧水的悲鸣,将自然界的声响与诗人的情绪紧密相连。水声在夜晚显得更加凄凉,仿佛在诉说着某种哀伤的故事,这种声音很容易触动人心,引发深深的愁绪。

最后一句“长松休送雨声来”,则以长松为背景,想象它们不再为雨水的到来而发出声响,似乎在表达一种对宁静的向往。这里的“休”字,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愿望的寄托,希望外界的干扰能够减少,让心灵得到片刻的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词语解释

悲鸣的意思:◎ 悲鸣 bēimíng[bemoan;lament;utter sad calls] 悲伤地叫绝望的悲鸣...

长松的意思:药草名。服之可黑须发。 宋 苏轼 《谢王泽州寄长松兼简张天觉》诗之一:“莫道长松浪得名,能教覆额两眉青。”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长松》:“长松生古松下,根色如薺苨,长三五寸,味甘微苦,类人参,清香可爱。按 张天觉 《文集》云:僧 普明 居 五臺山 ,患大风,眉髮俱堕,哀苦不堪。忽遇异人,教服长松,示其形状。 明 採服之,旬餘毛髮俱生,颜色如故。”...

愁绝的意思:极端忧愁。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沉饮聊自遣,放歌颇愁絶。” 唐 戴叔伦 《转应词》:“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絶。” 宋 王沂孙 《庆宫春·水仙》词:“国香到此谁怜?烟冷沙昏,顿成愁絶。”...

归程的意思:◎ 归程 guīchéng[return journey;return trip] 回归的路程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唐· 李白《送菩萨蛮》...

华人的意思:◎ 华人 Huárén(1) [Chinese](2) 中国人(3) 外国国籍的中国血统公民...

涧水的意思:涧水出新安县南白石山,《山海经》曰:白石之山,惠水出于其阳,东南注于洛,涧水出于其阴,北流注于谷。世谓是山曰广阳山,水曰赤岸水,亦曰石子涧。《地理志》曰:涧水在新安县,东南入洛。是为密矣。东北流历函谷东坂东,谓之八特板。东南入于洛。孔安国曰:涧水出渑池山,今新安县西北有一水,北出渑池界,东南流径新安县,而东南流入于谷水。安国所言当斯水也。然谷水出渑池,下合涧水,得其通称,或亦指之为涧水也。并未之祥耳。今孝水东十里有水,世谓之慈涧,又谓之涧水。按《山海经》则少水也,而非涧水,盖习俗之误耳。又按河南有离山水,...

徘徊的意思:◎ 徘徊 páihuái(1) [hang about;pace up and down]∶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他在街上徘徊(2) [hesitate]∶比喻犹豫不决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3) [teeter on]∶危险常顾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人影的意思:(1).人的身影。 唐 张谓 《送裴侍御归上都》诗:“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 宋 苏轼 《后赤壁赋》:“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三:“极目荒凉,黯黯的夕阳,投着散乱的人影。”(2).指人的踪迹。《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此道人未必是好人了。喫酒喫肉,又在此荒山居住,没个人影的所在。”...

月华的意思:◎ 月华 yuèhuá(1) [moonlight]∶月光;月色夜久无云天练净,月华如水正三更。——《秦併六国平话》(2) [lunar corona]∶月光照射到云层上,呈现在月亮周围的彩色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