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草堂成即事二首(其二)赏析

草堂成即事二首(其二)

宋 · 喻良能
燕雀桑麻五亩匀,香炉峰下磬湖滨。
青衫不碍两居士,白发真成六老人。
子美浣花元不恶,渊明栗里总宜贫。
作诗饮酒真吾事,回首江湖懒问津。

注释

燕雀:比喻平凡之人。
桑麻:农耕生活。
磬湖滨:湖边。
青衫:古代文人士大夫的服装。
居士:有学问而未做官的人。
白发:指年老。
子美:杜甫的字。
浣花:成都浣花溪,杜甫曾在此居住。
栗里:陶渊明的故乡,以其种栗树而闻名。
作诗饮酒:诗人日常活动。
懒问津:不愿涉足或打听。

翻译

燕雀在五亩桑麻间均匀分布,香炉峰下是磬湖的湖畔。
穿着青衫的我们两位居士,如今都已满头白发,成了六个老人。
杜甫在浣花溪畔的生活并不讨厌,陶渊明在栗里过着清贫的日子也正好合适。
写诗饮酒正是我所爱之事,对于江湖之事,我已经懒得去打听询问了。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喻良能的《草堂成即事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宁静画面。首句“燕雀桑麻五亩匀”,以燕雀和桑麻点缀五亩之地,展现出简朴而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接下来,“香炉峰下磬湖滨”点明了诗人居住的环境,山水之间,禅意悠然。

“青衫不碍两居士”中的“青衫”暗示了诗人的身份,可能是文人士大夫,与另一位居士共同生活,无拘无束。“白发真成六老人”则流露出岁月的痕迹,两位老友共度时光,心境淡泊。

“子美浣花元不恶”引用杜甫的典故,表达对田园生活的欣赏,即使如杜甫在浣花溪那样的简朴生活中,也能找到乐趣。“渊明栗里总宜贫”则是对陶渊明隐居生活的赞美,认为贫穷的生活状态与他的品格相得益彰。

最后两句“作诗饮酒真吾事,回首江湖懒问津”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和饮酒的热爱,以及对尘世名利的淡漠,更愿意沉浸在自己的诗酒人生中,不愿过多涉足仕途。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淡泊人生的追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