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示山中僧侣
明 · 李流芳
山居不须华,山居不须大。
所须在适意,随地得其概。
高卑审燥湿,凉燠视向背。
楼阁贵轩翥,房廊宜映带。
或与风月通,或与水木会。
卧令心神安,坐令耳目快。
皋亭美林壑,中塔亦称最。
一楼负山立,圭窦如向晦。
山僧请余住,余性苦不耐。
劝令开八窗,咄嗟变湫隘。
前楹布清阴,后户揽苍霭。
玲珑称人意,萧爽出尘界。
冁然谓山僧,此中固有解。
往往住山人,不知山好在。
我昨居新庵,结构亦可怪。
居然仇凉风,似欲杜灵籁。
古梅如老宿,亭亭使人爱。
其下安灶突,柯条半焦坏。
悲哉冰玉姿,坐受熏灼害。
见之热五内,如身被桎械。
谁当共拯此,移灶出树外。
面南辟小扉,日与香雪对。
区区一缗费,功德乃万倍。
吾言不见用,终为未了债。
所须在适意,随地得其概。
高卑审燥湿,凉燠视向背。
楼阁贵轩翥,房廊宜映带。
或与风月通,或与水木会。
卧令心神安,坐令耳目快。
皋亭美林壑,中塔亦称最。
一楼负山立,圭窦如向晦。
山僧请余住,余性苦不耐。
劝令开八窗,咄嗟变湫隘。
前楹布清阴,后户揽苍霭。
玲珑称人意,萧爽出尘界。
冁然谓山僧,此中固有解。
往往住山人,不知山好在。
我昨居新庵,结构亦可怪。
居然仇凉风,似欲杜灵籁。
古梅如老宿,亭亭使人爱。
其下安灶突,柯条半焦坏。
悲哉冰玉姿,坐受熏灼害。
见之热五内,如身被桎械。
谁当共拯此,移灶出树外。
面南辟小扉,日与香雪对。
区区一缗费,功德乃万倍。
吾言不见用,终为未了债。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流芳所作的《戏示山中僧侣》,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细节和诗人对山居环境的精心设计,展现了他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中首先提出山居不必追求豪华与大空间,关键在于居住环境是否能让人感到舒适自在。接着,诗人详细描述了理想山居环境的构建:楼阁要宽敞明亮,房间布局应与自然景观相映衬,既能与风月相通,也能与山水相会。这样的环境能让人心神安宁,耳目愉悦。
进一步,诗人以具体场景“皋亭美林壑,中塔亦称最”为例,说明了山中景致之美。他特别强调了一座楼阁的设置,强调了窗户的重要性,认为开窗可以改变狭小的空间感,让阳光和空气自由流通,使居住环境更加开阔、清爽。
最后,诗人通过对比自己过去居住的新庵与理想的山居环境,表达了对当前环境的喜爱和对过去居住条件的不满。他提出将灶台移出树外,面向南方开窗,与香雪相对,不仅改善了居住条件,也体现了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活质量的提升。
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和对理想居住环境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环境改善的积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