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守拙为丹阳贺环赋赏析

守拙为丹阳贺环赋

明 · 罗钦顺
饥餐高原粟,渴饮下泉水。
菽粟水火如,时时散邻里。
公家别有输,为义良亦伟。
峨峨乌纱帽,见者胥仰止。
三径以藏身,一经以教子。
有子复何忧,万事渠能理。
游心濂溪赋,真可没吾齿。
袖手公输傍,无由血吾指。
名途多疾足,利路䍐徐轨。
独倚一株看,劳劳竟谁使。

鉴赏

此诗《守拙为丹阳贺环赋》是明代罗钦顺所作。诗人以“守拙”为主题,描绘了一位坚守本分、淡泊名利的隐士形象。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和比喻,展现了这位隐士的生活态度与精神追求。

首句“饥餐高原粟,渴饮下泉水”,描绘了隐士在自然环境中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体现出他与世无争、顺应自然的生活哲学。接着,“菽粟水火如,时时散邻里”,进一步强调了他乐于助人的品质,即使在简朴的生活中也不忘与周围人分享,传递着温暖与和谐。

“公家别有输,为义良亦伟”,则表达了对这位隐士高尚情操的赞美,即便在个人生活之外,他也愿意为正义事业贡献力量,展现出其人格的伟大与高尚。

“峨峨乌纱帽,见者胥仰止”,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隐士虽身处官场,但其正直的形象却让众人敬仰,体现了他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与道德标杆的作用。

“三径以藏身,一经以教子”,点明了隐士不仅注重自我修养,更重视家庭教育,通过自己的行为和学识影响后代,传承美德。

“有子复何忧,万事渠能理”,表达了他对子女教育的自信,相信他们能够继承并发扬光大家族的优良传统,无需担忧未来。

“游心濂溪赋,真可没吾齿”,引用了周敦颐(濂溪先生)的著作,表明了诗人对这位宋代哲学家思想的认同与向往,希望通过学习和实践,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袖手公输傍,无由血吾指”,借用公输班(鲁班)的故事,表达了诗人不愿卷入世俗纷争,保持清白之身的态度。

“名途多疾足,利路䍐徐轨”,指出在追求名利的道路上,往往充满险阻与诱惑,而真正的智慧在于选择一条稳健、符合内心的道路。

“独倚一株看,劳劳竟谁使”,最后以隐士独自欣赏自然之景结束,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世间纷扰的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隐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其淡泊名利、崇尚自然、注重教育、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与人生哲学,同时也表达了对高尚人格与道德力量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