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陈郎中诗集
宋 · 梅尧臣
尝观陈伯玉,感遇三十篇。
矫矫追古道,粲尔日星悬。
今公岂其后,佳咏久已传。
忆为童子日,早诵锦绣妍。
兹来预官属,而许玩奇编。
明珠三百琲,一一径寸圆。
他人握中有,未获毫发焉。
家贫敢怀宝,况近骊龙渊。
又畏风雨作,神物不得全。
再拜捧明月,长跪还席前。
矫矫追古道,粲尔日星悬。
今公岂其后,佳咏久已传。
忆为童子日,早诵锦绣妍。
兹来预官属,而许玩奇编。
明珠三百琲,一一径寸圆。
他人握中有,未获毫发焉。
家贫敢怀宝,况近骊龙渊。
又畏风雨作,神物不得全。
再拜捧明月,长跪还席前。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对陈郎中的诗集《感遇三十篇》的回应。诗人首先赞赏陈伯玉(陈郎中)的诗歌才华,认为其作品追古道,如日星般璀璨。接着,诗人感叹陈郎中的佳作早已流传,自己在年少时就曾诵读其锦绣文章。如今能有机会参与其诗集,得以欣赏其中的奇篇,诗人感到荣幸。
诗中提到的“明珠三百琲”,象征着陈郎中的诗篇丰富且珍贵,每一篇都如同直径一寸的明珠,光彩夺目。然而,诗人谦逊地表示,这些明珠般的诗篇在他手中并未能完全领悟,暗示其深奥难测。他自言家境贫寒,不敢妄想拥有全部,更不敢因接近这些如骊龙所藏的宝物而心生贪婪。他还担心风雨会损害这些神妙的诗篇,表达了对诗集的珍视和保护之情。
最后,诗人以再拜和长跪的姿态,表达对陈郎中诗集的敬意,以及对其作品的深深敬仰。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对自己未能尽享其美的遗憾,体现了诗人高尚的艺术品味和对文学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