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昭亭庙
宋 · 梅尧臣
连峰到溪止,澄溜向潭泻。
庙道走山腰,雀雏鸣屋瓦。
古壁画云雷,空庭俨舆马。
眷予来故乡,絜斋陈奠斝。
尚想昔丱童,维愚托民社。
每从诸父赛,朅至此祠下。
今齿踰不惑,双亲世似寡。
过此无所祷,曷慕逢时者。
庙道走山腰,雀雏鸣屋瓦。
古壁画云雷,空庭俨舆马。
眷予来故乡,絜斋陈奠斝。
尚想昔丱童,维愚托民社。
每从诸父赛,朅至此祠下。
今齿踰不惑,双亲世似寡。
过此无所祷,曷慕逢时者。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连峰:连绵的山峰。澄溜:清澈的流水。
庙道:山路通往庙宇。
雀雏:小鸟雏鸟。
壁画:古旧的壁画。
俨:整齐的样子。
絜斋:洁净的斋室。
斝:古代的酒器。
昔丱童:过去的童年。
维愚:那时的无知。
诸父:叔伯辈。
朅:往昔,过去。
不惑:四十岁。
世似寡:世间亲人稀少。
祷:祈祷。
逢时者:时运亨通的人。
翻译
山峰直抵溪流尽头,清澈的水流倾泻入潭。山路蜿蜒穿过山腰,屋檐上雀鸟雏鸣声声。
古壁画描绘着云雷,空旷庭院如见车马仪仗。
我回到久别的故乡,洁净身心摆设祭品。
忆起儿时天真烂漫,那时我无知地依赖乡亲和神社。
常随长辈们来此祭祀,如今来到这祠堂前。
如今年纪超过四十,双亲早已离世孤独。
过了这个年龄,已无求于神明,何曾羡慕那些时来运转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谒昭亭庙》,描绘了诗人拜谒故乡昭亭庙的场景。首句“连峰到溪止,澄溜向潭泻”展现了山势与溪流的自然之美,山峰连绵至溪边,清泉潺潺流入潭中。接下来,“庙道走山腰,雀雏鸣屋瓦”描绘了庙宇坐落在山腰,周围环境宁静,鸟雀在屋瓦上鸣叫,增添了生机。
诗人行走在庙道上,看到古壁画上的云雷图和空庭中的车马仪仗,不禁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光,那时天真无知,寄托于乡里社稷。他提到自己曾跟随长辈们参加庙会,如今已年过四十,双亲早逝,感慨岁月无情。最后两句“过此无所祷,曷慕逢时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那些能逢时际遇的人的羡慕。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景抒情,寓言人生,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和对人生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