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稚女雁(其十一)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四十商瞿未有儿,初生一女不曾悲。
三年鞠育何辛苦,作母多于作父时。
三年鞠育何辛苦,作母多于作父时。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哭稚女雁》系列之一,具体为第十一首。诗中通过对比母亲与父亲的角色,以及对初生女儿成长过程中的辛劳与情感投入,表达了对失去幼女深切的哀痛和怀念。
“四十商瞿未有儿”,开篇即以商瞿(古代一位年过四十才得子的学者)的故事起兴,暗示诗人自己在四十岁时失去了唯一的女儿,与商瞿的境遇形成共鸣,但又不同,因为商瞿是喜得子,而诗人则是悲失女。“初生一女不曾悲”,初生女儿时并未感到悲伤,此处或许暗含了对女儿生命的喜悦与期待,同时也为后文的失去埋下伏笔。“三年鞠育何辛苦”,转而描述了养育女儿三年的艰辛过程,强调了作为母亲的付出与辛劳,将女儿的成长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因此失去女儿时的痛苦难以言表。“作母多于作父时”,最后点明母亲在育儿过程中的角色与父亲的不同,强调了母爱的伟大与独特,同时也表达了对女儿逝去的深深哀悼。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比手法,展现了失去孩子的父母内心深处的悲痛与不舍,以及对子女成长过程中付出的深情厚意。屈大均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无法言喻的哀伤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