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夏日同次明履仁治平寺纳凉(其三)赏析

夏日同次明履仁治平寺纳凉(其三)

明 · 文徵明
寂寂云堂车马稀,阴阴灌木暑光微。
竹根雨过蛙争吠,松下日斜僧未归。
每见青山羞世网,欲临流水置柴扉。
紫薇胜槩吾能领,只恐时情与愿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午后,诗人于寺庙中纳凉所见所感的宁静景象。首联“寂寂云堂车马稀,阴阴灌木暑光微”以“寂寂”和“稀”描绘出云堂的清静,车马的稀少,以及灌木丛中暑气微弱的夏日午后景象。接着,“竹根雨过蛙争吠,松下日斜僧未归”两句,通过雨后竹林中蛙声此起彼伏,以及夕阳西下,僧人尚未归来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时间的流逝。

“每见青山羞世网,欲临流水置柴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厌倦,希望能在山水之间,远离尘嚣,过上隐居的生活。“紫薇胜槩吾能领,只恐时情与愿违”则点明了诗人虽然能够领略紫薇花盛开的美景,但又担心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难以实现自己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